57 专题研究: 崧泽文化 《东南文化》 2015 年第 1 期总第 243 期 崧泽文化的形成 陈 (上海博物馆 杰 上海 200003) 内容提要: 崧泽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上承马家浜文化发展而来的考古学文化。 对崧泽文化早期遗 存和马家浜文化较晚遗存以及各阶段器物组合、 器形特征的比较和分析揭示, 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 化既有联系, 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 并非简单的继承、 发展关系。 崧泽文化的形成除了继承马家浜文 化传统外, 也受到了皖江流域黄鳝嘴文化、 薛家岗文化的重要影响, 这与马家浜文化从西向东发展的 文化态势相似。 崧泽文化在成功吸收、 转化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 又创造出新的文化因素, 在文化中 期阶段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一支考古学文化, 直接影响扩展到宁镇地区、 江淮东部地区等, 并 反向影响到皖江流域及其以西区域, 从而奠定了以后良渚文化强势文化的基础。 关键词: 崧泽文化 马家浜文化 中图分类号: K871.13 薛家岗文化 黄鳝嘴文化 文化变迁 文献标识码: A 崧泽文化曾经被认为是马家浜文化—良渚 要依据上海青浦崧泽墓地的发掘材料: 黄宣佩先 文化的过渡阶段,有的学者将之归为马家浜文 生在崧泽发掘报告中按照地层关系把墓葬分为 化, 有的学者将之视为早期良渚文化的遗存[1]。 直 三期[3], 但由于发掘时对于地层关系认识不足, 分 至 20 世纪 80 年代,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议把以崧 期结论中存在诸多矛盾之处; 赵辉先生按照类型 泽遗址中层墓葬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崧泽文 学的分析, 重新研究了崧泽墓地出土陶器, 归纳 化” , 这一考古学文化才逐渐为学界所公认 。 出了鼎、 豆、 罐、 壶等崧泽文化典型陶器的基本演 [2] 崧泽文化自确认以来, 一直被认为是上承马 变规律[4]。 刘斌先生则根据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 家浜文化发展而来的一支考古学文化, 学术界一 的发掘材料, 主要分析了遗址地层堆积中出土的 直强调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化之间的亲缘关系。 陶器组合, 把南河浜遗址出土的器物分为两期五 实际上从陶器质地、 器物组合、 器物形制、 纹饰特 段[5], 弥补了以往偏重于墓葬材料的缺憾。 目前根 点等方面看, 两个文化之间既有延续也存在明显 据现有的出土材料, 学者们对于崧泽文化典型器 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 形的演变规律已经有了基本共识。 但探讨崧泽文 转变的过程, 我们必须以一种长时间段的视角、 化形成的过程, 需要梳理出处于转变过程中的崧 在一个广阔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中深入讨论两个 泽文化早期遗存的重要特征, 并将之与马家浜文 文化的同与异, 而细节的梳理将有助于厘清文化 化晚期遗存进行对比研究。 为此, 本文将选择一 变迁的重要历史背景。 些重要遗址的崧泽文化早期遗存进行重点分析。 一 崧泽文化早期遗存的特征 崧泽墓地是崧泽文化的命名地, 发掘者认为 关于崧泽文化的分期, 主要以黄宣佩、 赵辉、 灰黑土层中的墓葬为崧泽文化第一期遗存,有 刘斌等先生的观点为代表。 前两位先生的观点主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 M21、 M23、 M24~M26、 M28~M30, 除 M21 的随葬品 2015-02-09 陈杰(1972-), 男,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研究馆员, 主要研究方向: 长江下游先秦考古与环境考古。 本课题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课题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 聚落与居民研究》 (课题编号 2013BAK08B05)和上海市社科课题“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实验室考古清理及出土文物的保护与研究” (课题编号 2011BLS001)资助。 58 崧泽文化的形成 较多, 有 17 件, 其余墓葬的随葬品都很少, 一般只 遗风(图一: 1~8)。 期的 M13, 所出土的豆与 M21 随葬豆的柄部特征 代墓葬, 绝大多数属于崧泽文化时期[7]。 墓葬大致 期遗存。 而 M25 出土豆的豆盘为折敛口、 折腹, 明 ⑤层下的墓葬最早, 共 3 座, 但是根据出土器物, 有 1~3 件。 按照类型学的分析, 被发掘者纳入第二 江苏常州新岗遗址共发掘了 115 座新石器时 十分相似, 据此推测 M13 应该也属于崧泽文化早 可以分为南、 北两区。 崧泽文化时期墓葬, 南区以 显晚于以 M13:4(图一:5)为代表的器形,因此 可以把 M69 纳入马家浜文化晚期墓葬, M51、 M53 M25 时代相对略晚。 此外, 1994 年发掘的 M135、 应该属于崧泽文化早期。 北区也以⑤层下 5 座墓 M136 也应该与 M21 时代相当[6]。 这些墓葬出土器 葬最早, 分别为 M108、 M109、 M118~120, 以 M109 圆腹下垂、 圜底, 这类釜与崧泽文化早期的釜形 少于 10 件。 随葬品以鼎、 豆、 罐、 壶组合为主。 其中 物有釜、 豆、 罐、 壶、 鬶等。 M21 的釜为折沿、 束颈、 随葬品最多, 共 17 件; M120 随葬品 13 件; 其余都 鼎的鼎身十分相似; 豆分敞口、 敛口, 但豆柄都为 喇叭形, 柄部多饰多组弦纹带, 有的弦纹带之间 还有竖向长方形或圆形的镂孔, 其中敛口豆的豆 盘腹部略显折痕; 罐为折沿、 有颈、 折腹、 平底; 壶 为长颈、 腹部下垂、 平底。 M21 还随葬了 1 件泥质 红陶罐, 腹有 4 个鸡冠耳鋬手, 具有马家浜文化的 图一// M120 可能年代更早一些, 它保留了一些马家浜文 化的遗物, 如泥质红陶带把盉、 泥质红陶罐等。 其 他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形制大致相似(图一: 9~ 16)。 如鼎身都为釜形, 鼎足一般为顺装宽扁足, 有的在腹部附有一宽扁把手。 根据口部变化还可 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大口釜形鼎, 折沿、 束颈、 垂 太湖地区崧泽文化早期遗存典型陶器 1~8.崧泽遗址釜(M21: 11、10)、豆(M21:13)、壶(M21:1)、豆(M13:4)、鬶(M135: 2)、豆(M135:3、M136:4) 9~16.新岗遗址鼎(M118: 2、M53: 2、M118:3)、豆(M118:1、M53: 5)、壶(M118:4)、尊(M109: 10)、缸(M118: 6) 17~23.乌墩遗址鼎(M11:1、M6: 1)、豆(M14: 6、M16: 1、M15: 20)、罐(M15:16、18) 24~31.章家埭遗址鼎(M1:20)、豆(M1:23、21)、釜(M1:19、M2: 1)、罐(M1: 17)、壶(M1:3、M1:8) 32~38.仙坛庙遗址鼎(M129: 10)、豆(M46:3、M87: 7)、釜(M46:1、M37: 2、M87:8)、鬶(M87:6) 59 《东南文化》2015 年第 1 期总第 243 期 腹; 另一类为小口釜形鼎。 豆也有两类: 一类为浅 腹部附有鸡冠状小鋬, 有着明显的马家浜文化遗 弧腹、 细高喇叭形豆柄, 豆柄上饰弦纹, 弦纹间有 风[12]。 竖向刻纹, 如 M118: 1(图一:9)、 M109:1 等, 与崧泽 浙江海盐仙坛庙遗址有 8 座崧泽文化早期墓 M13:4 豆(图一: 5)器形相似; 另一类为折腹、 喇叭 葬的材料见于发表。 鼎以釜形鱼鳍足鼎为主, 豆 形豆柄, 柄上部饰圆形镂孔, 延续了马家浜文化 以细高喇叭形豆柄为主, 罐、 釜类器物呈现出马 晚期风格。 其他具特征性的遗物还有壶、 缸等, 如 家浜文化风格; 有些器物下腹部装饰有绳纹, 腹 壶(M118: 4) (图一: 14)与崧泽 M21: 1(图一: 4)相 [13] 部附鋬手或耳(图一, 32~38) 。 耳。 陶器组合以鼎、 豆、 罐、 壶为主; 鼎大都为釜形, 太 似; 缸为敞口、 斜直腹、 小平底, 口部下有 4 个鸡冠 综上所述, 崧泽文化早期特征可以总结为: 江苏武进乌墩遗址共发表了 9 座崧泽文化墓 湖北部、 东部地区以宽扁足为主, 而杭嘉湖地区 36 件, 包括鼎 4、 豆 7、 罐 6、 壶 4、 盆 1、 石锛 9、 石斧 口、 弧腹为主, 腹部常常见有折痕, 喇叭形柄上常 葬, 时代大致与崧泽 M21 相当。 其中 M15 随葬品 则以鱼鳍足为主, 显示了区域性的差异; 豆以敛 4、 砺石 1 件, 为研究墓葬的共存关系提供了重要 以弦纹带分割, 弦纹间饰竖向长方形或圆形的镂 豆为弧敛口、 腹略折、 细喇叭形豆柄, 柄上饰弦纹 部分器物腹部有鋬; 壶一般为直口、 长颈、 腹部下 的材料 。 从器形来看, 鼎都为釜形, 顺装宽扁足; 孔; 罐类器物器形变化较大, 一般最大腹径偏下, [8] 和竖向长方形镂孔; 罐、 盆的腹部有的附有小鋬, 垂、 平底。 另外, 带把陶鬶、 缸也是具有特征性的 是马家浜文化陶器风格的孑遗(图一: 17~23)。 器物; 鬶在东山村遗址出土数量最多, 一般器形 2008 年后发掘的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是 为喇叭口、 溜肩、 腹部下垂、 浅圜底、 凿形足; 缸发 近年来崧泽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 其崧泽文化墓 现于东山村、 新岗遗址中, 都为敞口、 直腹、 小底。 葬分为大中型墓葬区和小型墓葬区两处 。 从已 崧泽文化早期遗存还明显保留着许多马家浜文 经公布的材料看, M15、 M90、 M92 与崧泽 M21 时 化的遗风, 如随葬有釜、 泥质红陶罐等器物, 罐、 [9] 代相当。 M15 位于小型墓葬区, M90、 M92 位于大 中型墓葬区。 M90 随葬品有鼎、 豆、 罐、 壶、 鬶、 缸等 陶器及石器、 玉器等共 67 件; M92 随葬品共 49 件, 釜类器物腹部常常见有鸡冠耳的鋬手等。 二 马家浜文化较晚遗存的特征 2000 年以前, 由于太湖地区的工作重点转向 其组合与 M90 基本相似。 墓葬随葬的器物, 鼎基 了良渚文化的研究, 因此, 关于马家浜文化的研 相似; 罐、 壶类一般有颈, 圆腹或略显下垂, 罐类 抗、 魏正瑾先生的观点为代表[14]。 当时论述的依 腹部两侧常常有一对鸡冠耳; 鬶为喇叭口、 弧腹 据主要是早期马家浜文化遗址的发掘材料, 有浙 下垂、 浅圜底下附三凿形足, 腹部附有一凿形鋬 江桐乡罗家角, 江苏常州圩墩、 吴县草鞋山, 上海 手; 缸与新岗 M118: 6(图一: 22)相似。 与这些墓葬 青浦崧泽(下层), 浙江嘉兴马家浜、 吴兴邱城(下 最 新 出 版 的《浙 北 崧 泽 文 化 考 古 报 告 集 浜时期重要遗址的发掘和材料的发表, 我们认识 本为宽扁足的釜形鼎; 豆与崧泽 M13: 4(图一: 5) 究大多依然停留在 1980 年左右的认识, 以牟永 年代相近的还有 1990 年发掘的 M4[10]。 (1996~2014)》提供了太湖南部地区崧泽文化早 期遗存的重要材料。 层)遗址等。 2000 年以后, 随着太湖西部若干马家 到早先太湖地区所发现的马家浜文化遗存有着 区域和年代上的差别。 笔者曾经指出, 鼎的出现 2005-2006 年发掘的浙江安吉芝里遗址, 共 是划分马家浜文化早晚期的标准之一, 已发现的 崧泽文化早期墓葬情况。 以 M2 为代表, 器物组合 属于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存; 从太湖地区整体文化 1、 崧泽 M13: 4(图一: 9、 5)相似, 器物组合中釜、 甑 的过程[15]。 发现了 215 座崧泽文化墓葬。 发掘者介绍了 3 座 太湖东部马家浜文化遗址除了罗家角遗址外都 为釜、 豆、 罐、 甑、 锛、 钺等。 其中, 豆与新岗 M118: 态势分析, 马家浜文化存在明显的由西向东发展 等器物仍保留了马家浜文化的特征 。 [11] 为了探讨崧泽文化的形成, 本节将对马家浜 浙江湖州章家埭遗址曾经发现过 2 座墓葬, 文化较晚遗存进行梳理, 以资寻找出与崧泽文化 都属于崧泽文化早期(图一:24~31)。鼎身为釜 联系的若干线索。 鉴于迄今完整发表资料的马家 形, 但与太湖东部、 北部地区不同的是, 其鼎足大 浜文化遗址较少, 因此本文仅能做些粗线条的分 都为鱼鳍形足; M1: 23 豆(图一: 25)的风格也与崧 析, 所谓的较晚遗存的认识也只是权宜之法。 泽、 新岗遗址所出土的豆十分相似; 部分罐、 釜的 江苏溧阳神墩、 宜兴骆驼墩、 西溪位于太湖 60 崧泽文化的形成 西部, 都有丰富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 骆驼墩 炊器的主要器类。 可惜遗址第五段发表的材料较 遗址大致可以分为三期五段, 鼎是第四段才出现 少, 仅知其鼎足主要为宽扁形, 有的外侧附有一 的新器形, 到了遗址第五段, 鼎已经代替釜成为 道或多道竖向附加堆纹[16]。 图二// 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较晚遗存典型陶器 1~9.神墩遗址鼎(M140: 3、 W10:1、 T1034等④: 11)、 釜(H3: 1)、 罐(F3Z:1)、 盆(T1234③: 1)、 豆(T1032等④: 26)、 三足钵(M158: 1)、 罐(M140: 1) 10~15.西溪遗址鼎(F1②: 20、H100:14、H15: 1)、豆(F15③: 3)、盉(F1: 15)、三足钵(F8②: 10) 16~22.祁头山遗址釜(M55:4、M63:2、M44:2)、三足罐(M57:1)、圈足盘(M50: 1)、三足钵(M17: 1)、罐(M42:4) 23~30.东山村遗址鼎(M101: 29)、豆(M101: 2、31)、罐(M101:6)、盆(M101: 1、33)、盉(M101:5、7) 31~34.新岗遗址釜(M35: 1、 M71: 3)、 豆(M70: 3)、 盆(M72: 1) 35~39.彭祖墩遗址釜(F1①: 2)、 鼎(M6: 5)、 豆(F1①): 3)、 盆(M2: 1)、 罐(T4537③: 2) 40~45.绰墩遗址釜(M39:2)、鼎(M34: 3)、罐(M43: 2)、豆(M39: 1、M34、1)、盆(M74:1) 46~49.广福村遗址鼎(M3: 1、M18:3、M17: 4)、豆(M18: 2) 50~53.芝里遗址鼎(M90:5、M194:4)、豆(M90: 2、3) 61 《东南文化》2015 年第 1 期总第 243 期 神墩遗址可分为三期, 中期鼎的数量大增, 座 ,可 惜 资 料 没 有 完 全 发 表 ,无 法 窥 见 遗 存 全 晚期釜的数量锐减。 发掘者认为, 神墩遗址早期 貌[21] (图二:35~39)。 但是, 我们可以将已经发表的 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早期, 中晚期相当于马家浜文 一些典型器物与太湖地区同时期遗存相比较: 如 化晚期 (图二: 1~9)。 该遗址的晚期遗存陶器 M6:5 鼎(图 二 :36)与 神 墩 T1034 等 ④:11 鼎(图 主, 有竖向的附加堆纹或凹槽; 釜则极为罕见。 代 1 釜(图二: 4)口腹特征基本相似, M2: 5 等泥质红 [17] 中,炊器以鼎为主,鼎足形态丰富,以宽扁足为 二: 3)形制相似, F1①: 2 釜(图二: 35)与神墩 H3: 表性的器物有 T1034 等④:11 鼎(图二: 3), 折沿、 陶豆与其他遗址出土的同类豆特征相同。 束颈、 深腹下附宽扁足, 足背有竖向凹槽; T1032 江苏昆山绰墩遗址共发现马家浜文化墓葬 等④: 26 豆(图二: 7), 折沿、 弧腹、 喇叭形豆柄, 柄 37 座, 发掘报告公布了其中 20 座墓葬的材料, 大 平底, 腹中部附有一对牛鼻式耳; T1234③: 1盆 据地层关系, 墓葬 之 间 还 存 在 早 晚 的 差 异 。 上部有一道突棱; F3Z:1 罐(图二: 5), 折沿、 圆腹、 致属于马家浜文化晚期[22] (图二: 40~45)。 但是根 (图二: 6), 敞口、 束颈、 弧腹、 平底。 西溪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 如 M39 开 口 于 ⅠT0604第⑤层下, 随葬腰沿釜、 豆二 。 件, 其中 M39:2 釜(图二: 40)与新岗 M35:1 釜(图 [18] 晚期阶段遗存的文化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形成 了以各类鼎为中心、 釜居于极其次要地位的文化 特征(图二: 10~15)。 鼎的形态较为丰富, 以釜形 二: 31)形制相近。 M34 开口于Ⅰ区④层下, 打破第 ⑤层, 随葬鼎、 豆、 罐, 其中豆为泥质黑陶, 折沿、 喇叭形豆柄, 柄上部有一道突棱。 为主, 口部变化较多, 足多为宽扁形, 足背上部常 江苏吴江广福村遗址位于太湖南部, 发现马 有一个凹窝。 如 T3220④: 2 罐形鼎, 与神墩 W10: 1 家浜文化墓葬 20 座[23]。 根据发表的材料看, 随葬 扁耳, 且位置偏下。 豆以泥质红陶的敛口高喇叭 一类为敛口钵形鼎, 有的腹部有一周突棱, 下附 鼎(图二: 2)器形相近, 但是鋬手从鸡冠耳改为宽 品主要有鼎、 豆、 盆等(图二: 46~49)。 鼎有两类: 形豆为主, 与神墩 T1032 等④: 26 豆(图二: 7)十分 宽扁足, 足背有竖向凹槽, 与西溪 H100: 14 鼎(图 江苏江阴祁头山遗址的墓葬基本为马家浜 有双目式圆柱足、 宽扁足等。 豆为高喇叭形足的 相似。 文化晚期, 发掘者将墓葬划分为四期[19]。 第四期 以第③、 ②层下的墓葬为代表, 随葬品以釜、 圈足 二: 11)为同类器物; 另一类为侈口釜形鼎, 鼎足 泥质红陶豆。 浙江安吉芝里遗址位于太湖西南部, 共有 5 盘为主(图二: 16~22)。 釜有平底和圜底两类, 出 座马家浜文化墓葬的材料发表(图二: 50~53)。 随 等。 祁头山 M58: 1、 M63: 2 釜(图二: 17)分别与崧 类, 一类为敛口钵形鼎, 如 M92: 1 鼎; 一类为釜形 浜文化较晚阶段。 向的附加堆纹, 也有双目式鼎足。 豆则与其他遗 现了三足泥质陶罐(发掘报告称为鼎)、三足钵 泽 T4:44 釜器形相似, 时代也应该相当, 属于马家 东山村遗址共发现十余座马家浜文化晚期 墓葬, 其中 M101 是目前发现马家浜文化墓葬随 葬品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鼎也分为两 鼎, 口部变化较多, 下附铲形足, 足上有捺窝或竖 址的豆基本相似。 综上所述, 马家浜文化较晚阶段的陶器组合 葬品最多的墓葬,共 33 件, 其中陶器 11 件, 有鼎、 有釜、 鼎、 豆、 盆、 罐、 盉、 钵等, 陶色无论是夹砂还 豆、 罐、 盆、 匜、 盉等[20] (图二: 23~30)。 鼎为折沿、 是泥质陶, 均以红褐色为主。 釜可以分为平底釜 圆腹、 凿形足。 豆分两类, 一类为泥质红陶豆, 折 和圜底釜两大类, 腰沿都明显弱化。 鼎的数量大 沿口、 高喇叭形豆柄; 另一类为泥质灰黑陶豆, 折 增, 以敛口鼎、 釜形鼎为主, 鼎足有双目式的圆柱 敛口、 高喇叭形豆柄, 柄上部有一道突棱。 形、 宽扁形等; 豆以泥质红陶为主, 敛口、 弧腹、 高 常州新岗遗址共发现马家浜文化晚期墓葬 17 座(含 M69),常见器物组合以釜、豆、盆为主 喇叭形豆柄, 有的豆柄上装饰横向长方形镂孔, 与此共存的还有一类泥质黑陶的折沿豆, 豆柄上 (图二: 31~34)。 釜变化较多, 有宽折沿、 束颈、 直 部有一道突棱; 盆为敞口、 深腹; 罐为鼓肩, 下腹 4 豆(图二: 24)相似; 盆与东山村 M101: 1 盆(图 仔细分析太湖地区不同区域的器形组合及 腹、 圜底, 也有窄折沿、 弧腹; 豆与东山村 M101: 2、 部有时附有一对牛鼻耳。 二: 27)相似。 特征, 可以发现它们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 无锡彭祖墩遗址的马家浜文化遗存较为丰 比如太湖西部鼎出现较早, 且逐渐成为当时的主 富, 除了灰坑、 房址等生活遗迹外, 还有墓葬 33 要炊器; 而在东部地区如祁头山、 新岗、 崧泽等遗 62 崧泽文化的形成 址, 以釜为主要炊器的传统一直延续到马家浜文 中, 与崧泽文化早期遗存特征最为相似的是沿皖 化末期。 就单一器形而言, 以鼎为例, 太湖西部的 江两岸分布的薛家岗文化, 其典型遗址是安徽潜 鼎形态丰富, 平底鼎占一定的数量, 较晚阶段则 山薛家岗遗址。 薛家岗遗址共发现 150 座墓葬, 其 宽扁足鼎占主要地位; 在太湖南部, 双目式鼎足、 中 M5 是薛家岗文化早期遗存的代表, 随葬品有 宽扁足占相当的比例; 而太湖东部、 北部地区的 三 鼎、 豆、 鬶、 壶、 盆、 钵等 6 件, 这些陶器与崧泽文化 早期遗存同类器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图三)。 如 M5: 鼎发现较少, 鼎足形态不一。 崧泽文化形成过程分析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 王仁湘先生进行崧 泽文化专题研究时就发现, 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 文化尽管有不少渊源关系可寻,但毕竟跳跃太 大, 似乎还存在一定的缺环。 他认为造成这种状 况的原因, 主要是崧泽文化早期材料太缺乏, 另 外马家浜文化晚期的材料也不是太系统 。 通过 [24] 上文的分析, 我们发现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之 间既有联系, 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 崧泽文化早 3 豆(图 三 :2)与 崧 泽 M13:4 豆(图 一 :5)、新 岗 M118:1 豆(图三: 8)、 乌墩 M14: 6 豆(图一: 19)等 器形相同; M5: 1 鬶与崧泽 M135: 2 鬶腹身造型十 分相似(图三: 3、 9),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陶鬶在东 山村遗址发现更多, 早期墓葬 M15、 M90、 M92 都 出土过同类器,特征相似;M5:5 壶明显与崧泽 M30: 3 壶器形相似, 并影响了后来如 M60: 9 壶等 同类器形的演变(图三: 4、 10、 11)。 在以往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都把薛家岗文化 期继承了少量马家浜文化较晚阶段遗存的特色: 与崧泽文化之间的相似性理解为是崧泽文化对 如罐、 釜的腹部一般都装饰有鋬手; 太湖南部地 薛家岗文化影响所致[25]。 实际上, 仔细分析后可 区则保留了更多的马家浜文化较晚阶段遗存的 以发现相反的证据。 比如凿形足的带把鬶在薛家 遗物, 如保留了一些绳纹釜等器物; 盆大致也来 岗文化中传承、 演变清晰, 是薛家岗文化的典型 源于马家浜文化。 但是, 从总的风格而言, 马家浜 器物之一。 又如高喇叭形豆柄的豆在崧泽文化找 文化与崧泽文化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 特别 不到源头, 而在薛家岗文化的前身安徽宿松的黄 是太湖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如炊器系统从以釜为 鳝嘴文化中却能发现, 如湖北黄梅塞墩 M182: 2 主转变成以鼎为主, 豆、 壶、 鬶等都是新出现的器 豆(图三: 7), 其年代应该早于崧泽文化[26]。 再如 形; 而马家浜文化较晚阶段的一些器形如盉等, 东山村遗址、 新岗遗址中出土的敞口小底的缸, 在崧泽文化早期遗存中已经很少见到。由此可 无法在马家浜文化中找到来源, 但在黄鳝嘴文化 见, 并非由于材料不足造成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 却有同类器发现, 如塞墩 M48: 15 缸(图四: 6)。 这 化差异的认识不足, 而是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继 类器形在薛家岗文化以西的大溪文化中发现更 承和发展的关系, 文化变迁过程背后的驱动力有 多[27]。 而崧泽文化晚期流行的凿形足的风格, 在 着更复杂的背景。 皖江流域流行的时间更早, 两者之间应该有着密 首先, 我们把崧泽文化早期遗存放在更大的 空间范围内进行讨论。 同时期其他地区文化遗存 图三// 切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时间前推到马家浜文化晚期, 可 薛家岗文化与崧泽文化陶器比较 1~6.薛家岗遗址鼎(M5: 2)、 豆(M5: 3)、 鬶(M5: 1)、 壶(M5: 5)、 碗(M5: 4)、 簋(M5: 6) 7.塞墩遗址豆(M182: 2) 8.新岗遗址豆(M118: 1) 9~11.崧泽遗址鬶(M135: 2)、 壶(M30: 3、 M60: 9) 63 《东南文化》2015 年第 1 期总第 243 期 图四// 1、 2.孙家城遗址鼎(T3 : 20、 T3 马家浜文化与黄鳝嘴文化陶器比较 : 5) 3、 5、 6塞墩遗址豆(M34: 4)、 杯(M34: 2)、 缸(M48: 15) 4.黄鳝嘴遗址圈足盘(M4: 5) 7.神墩遗址鼎(T1034等④:11) 8.西溪遗址鼎(F1②: 20) 9.绰墩遗址豆(M34: 1) 10.祁头山遗址圈足盘(M50: 1) 11.芝里遗址杯(M194: 5) 12.新岗遗址缸(M118: 6) 以发现更多太湖地区与皖江流域存在重要联系 黄鳝嘴文化中也有发现, 如塞墩 M34: 4 豆(图四: 的线索(图四)。 比如神墩 T1034 等④:11 鼎(图四: 3)等, 说明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豆在太 7)、 彭祖墩 M6: 5 鼎(图二: 36)在黄鳝嘴文化的孙 湖地区一直沿用到崧泽文化早期。 再如祁头山遗 家城遗址中发现很多, 而足背装饰竖向凹槽的风 址发现的圈足盘也是黄鳝嘴文化的典型器物[29], 格也是后者的重要特点, 从鼎身折沿、 束颈、 垂腹 芝里遗址发现的圈足杯与塞墩遗址发现的圈足 的特征来看, 这类鼎很可能是崧泽文化早期遗存 杯造型相似。 马家浜文化的文化因素往西还可以 中宽扁足釜形鼎的前身[28]。 西溪 F1②: 20 鼎(图 追溯到更远的大溪文化, 如祁头山遗址、 罗家角 马家浜文化晚期有一类泥质(灰)黑陶的豆, 一般 区大溪文化和高庙文化的特征性器物。 四: 8), 则与孙家城 T3 : 5 鼎(图四: 2)极为相似。 遗址所发现的戳印白陶的风格是长江中上游地 为折沿、弧腹、喇叭形豆柄,豆柄上部有一道突 实际上, 皖江流域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影响在 棱, 它与泥质红陶豆共存, 但风格不同。 这类豆在 时间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在空间上也是逐 图五// 1.孙家城遗址鼎(T3 北阴阳营文化与黄鳝嘴文化陶器比较 20) 2~5.塞墩遗址豆(M166: 3、 M34: 4)、 圈足盘(M232:3)、 单耳罐(M153:4) 6.黄鳝嘴遗址盆(M14:1) 7~12.北阴阳营鼎(M180: 10)、 豆(M125: 2、 M22: 4)、 圈足盘(M38: 9)、 单耳罐(M131: 11)、 盆(M183: 1) 64 崧泽文化的形成 级强化的过程。 若将黄鳝嘴文化与北阴阳营文化 迅速崛起或许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但是, 对比, 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性更强。 如与孙家城 文化传播并非一种单线条的模式, 传播的路径还 T3 : 20 鼎(图四: 1)类似的器形在北阴阳营遗址 有多种, 除了主通道外, 只要存在文化接触, 就有 喇叭形豆柄的豆, 其器型与装饰风格与黄鳝嘴文 西部进而影响至太湖南部、 东部, 可能也是一种 化塞墩遗址墓葬中的同类器相似; 而柄上有一道 传播途径。 中更为常见。 北阴阳营遗址所发现的直口、 深腹、 传播路径。 因此, 皖江流域的文化因素通过太湖 突棱风格的豆, 除了上述的马家浜文化较晚遗存 从长期的历史发展来看, 文化因素在一定时 和黄鳝嘴文化为外, 北阴阳营遗址中也有发现; 空范围内的此消彼长, 显示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强 北阴阳营遗址中常见的装饰红彩的圈足盘是黄 弱变化。 本文的研究显示, 崧泽文化的形成过程 鳝嘴文化的特征性器物, 黄鳝嘴文化中装饰红彩 非常复杂, 除了原有的来自于马家浜文化的传统 或黑彩的风格还见于罐、 钵、 杯等其他器物上; 北 外, 更多的是来自皖江流域甚至皖江流域以西更 阴阳营遗址所出土的单把罐也是黄鳝嘴文化的 远的地域文化的影响, 这与马家浜文化自西向东 典型器物; 而北阴阳营文化中发现的装饰八角纹 发展的文化态势相同。 但是, 崧泽文化在形成过 的盆在黄鳝嘴文化中发现更为普遍(图五)。另 程中成功吸收并转化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并独立 外, 祁头山遗址发现了一些三足罐、 夹砂小罐、 三 创造出新的文化因素, 在中期阶段成为长江下游 足钵等器物, 发掘者认为它们与江淮东部的龙虬 地区最重要的一支考古学文化, 直接影响扩展到 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这类器物在北阴 宁镇地区、 江淮东部地区等, 并反向影响到皖江 阳营文化中也较为常见, 所以关于其传播路径现 流域甚至以西的区域, 从而奠定了以后良渚文化 在还无法下定论。 而太湖西部较早出现鼎, 并在 强势文化的传统。 马家浜文化晚期替代釜成为了主要炊器, 与太湖 东部保留更多马家浜文化的传统因素相比, 这一 变化显然也是受到了更西地区鼎文化传统的影 响。 以往我们常常会在当地传统中寻找某一文 化的渊源, 但是, 任何考古学文化都不是孤立发 展的,在文化接触和交流中一定会产生文化传 播, 这个现象在崧泽文化形成过程中表现得尤为 明显,它对太湖地区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 响。 陶器分析显示, 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的转 变, 既有对传统的粹取与摒弃, 又有对外来文化 的融合与吸收。 在这一过程中, 来自皖江流域的 黄鳝嘴文化及后续的薛家岗文化对太湖地区文 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马家浜文化较晚 阶段, 北阴阳营文化、 龙虬庄文化等江淮地区的 影响也十分重要。 在崧泽文化形成过程中, 太湖地区的发展是 不平衡的。 如沿江的东山村遗址发现了较多的带 把陶鬶, 而这类器物向南逐渐减少, 显示了传播 过程中文化因素的衰减。 再如太湖南部地区的器 物组合显示了更多的地方特性, 保留了较多釜、 罐等马家浜文化的遗物, 鱼鳍式的鼎足可能与太 湖西部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存有关。 因此, 如果我 们试图寻找出一条传播路线的话, 沿江地带无疑 是一个主要的文化走廊。 这也就是有的学者所称 的皖江通道[30]。 东山村遗址在崧泽文化早中期的 [1]夏鼐: 《碳十四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 《考古》 1977 年第 4 期;吴汝祚: 《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 《文物 集刊(1)》,文物出版社 1980 年。 [2]汪遵国: 《太湖地区原始文化的分析》《中国考古学会第 , 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4 年;黄宣佩: 《关于 良渚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 《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 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0 年;王仁湘: 《崧泽文化初论》, 《考古学集刊》第 4 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 [3]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 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4]赵辉: 《崧泽墓地随葬陶器的编年研究》, 《东南文化》 2000 年第 3 期。 [5]刘斌: 《崧泽文化的分期及与良渚文化的关系》, 《庆祝 张忠培先生七十年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6]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1994-1995 年上海青浦崧泽 遗址的发掘》, 《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八期)》,上海书画出 版社 2004 年。 [7]常州博物馆: 《常州新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 报告》,文物出版社 2012 年。 [8]乌墩考古队: 《武进乌墩遗址发掘报告》, 《通古达今之 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文集》, 《东 南文化》1994 年增刊。 [9]南京博物院、张家港市文广局、张家港博物馆: 《江苏张 家港市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2010 年第 8 期。 [10]张照根、姚瑶: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东南文化》1999 年第 2 期。 65 《东南文化》2015 年第 1 期总第 243 期 [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 《安吉芝里遗 址的马家浜、崧泽文化遗存》, 《浙北崧泽文化考古报 告集(1996~2014)》,文物出版社 2014 年。 [1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浙 江湖州章家埭遗址试掘简报》, 《浙北崧泽文化考古报 告集(1996~2014)》,文物出版社 2014 年。 [1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盐县博物馆: 《海盐仙坛庙 遗 址 的 早 中 期 遗 存》, 《浙 北 崧 泽 文 化 考 古 报 告 集 (1996~2014)》,文物出版社 2014 年。 [14]牟永抗、魏正瑾: 《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太湖流 M101 发掘报告》, 《东南文化》2013 年第 3 期。 [21]南京博物馆等: 《江苏无锡锡山彭祖墩遗址发掘报 告》, 《考古学报》2006 年第 4 期。 [22]苏州市考古所: 《昆山绰墩遗址》,文物出版社 2011 年。 [23]苏州博物馆、吴江市文物陈列室: 《江苏吴江广福村遗 址发掘简报》, 《文物》2001 年第 3 期。 [24]王仁湘: 《崧泽文化初论》,同[2]。 [25]向绪成: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年;郝明华: 《苏皖江北地区的崧泽文化因素》, 《东南文化》2001 年第 5 期。 域原始文化的分期问题》, 《文物》1978 年第 4 期。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黄梅塞墩》,文物出版 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通讯》2011 年第 21 期。 [2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澧县城头山》,文物出版社 墩遗址发掘报告》, 《东南文化》2009 年第 5 期。 [2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宁县文物管理所: 《安徽怀 [15]陈杰: 《马家浜时期太湖地区东与西的问题》, 《中国社 [16]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江苏宜兴骆驼 [17]南京博物院等: 《江苏溧阳神墩遗址发掘简报》, 《东南 文化》2009 年第 5 期。 [18]南京博物馆等: 《江苏宜兴西溪遗址发掘纪要》, 《东南 文化》2009 年第 5 期。 [19]南京博物馆等: 《祁头山——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 考古报告之一》,文物出版社 2007 年。 社 2010 年。 2007 年; 《安乡汤家岗》,文物出版社 2013 年。 宁孙家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文物》2014 年 第 5 期。 [2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宿松黄鳝嘴新石器时代遗 址》, 《考古学报》1987 年第 4 期。 [30]朔知: 《初识薛家岗与良渚的文化交流——兼论皖江 通道与太湖南道问题》,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 [20]南京博物院、张家港博物馆: 《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 (第 8 辑)》,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责任编辑、 校对: 毛颖) The Formation of the Songze Culture CHEN Jie (Shanghai Museum, Shanghai, 200003) Abstract: The Songze Culture is believed to have succeeded from that of Majiaba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remains of early Songze Culture and late Majiabang Culture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objects features and assemblage indicates that such succession was not a simple linear process. In addition to Majia⁃ bang Culture, the Songze Culture had also received influences from the Huangshanzui Culture and Xuejia⁃ gang Culture of the Wanjiang basin, a similar development pattern to that of Majiabang. While adopt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other cultures, the Songze Culture also grew some new cultural factors and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form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hen it reached its middle de⁃ veloping stage. Its influence spread directly to Ningzhen and eastern Jianghuai areas and even in return to the Wanjiang basin and the areas to its west. The Songze Culture laid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Liang⁃ zhu Culture to become a powerful cultural form. Key words: Songze Culture; Majiabang Culture; Xuejiagang Culture; Huangshanzui Cultur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127 日文提要 2011 年第 6 期总第 224 期 《东南文化》 2015 年<東南文化>第 1 号主な論文の要旨 1. “区域集落形態” を終焉させよう(裴安平) 要旨: 文明探源と集落考古の主な理論と方法としての “区域集落形態” には六つの疑問点がある。事実上、 先史 集落特に中国における先史集落の研究成果から、 以下幾つかのことがわかった。先史時代晩期から出現したもの ではないこと、 “区域集落形態” は先史集落遺跡の自然群落と社会組織との区別および関係を混同させること、 小地 域の集落群落形態及び変化を無視すること、 集落間に本来存在していた血縁関係を無視すること、 集落と遺跡との 区別及び遺跡内集落群落形態の性格と変化を無視すること、 遺跡面積規模と中身の違いの重要性を強調過ぎるこ と。故に、 中国文明探源、 中国集落考古を行う際に、 研究理論と方法としての “区域集落形態” を放棄すべきで、 独立 に考案し、 模索すべきだ。 キーワード: 区域集落形態 文明探源 旧石器時代 2.文物保護学の理論模型について(龔徳才 先史集落 先史城跡 徐津津) 要旨: 文物保護学は理論と応用などの多分野に分けられ、 客観的な物事が固有な規律を系統化する知識体系が 必要だ。現在、 学界には文物保護学の基本理論の検討は少ない。故に若干の数学模型で文物保護学の理論模型の 構築を試みよう。抽象した理論模型は数学模型の用語で描けば四次元空間の状態関数だ。この方程式は文物の状 態が時間と空間による変化の規律を記録することができる。今用いる多くの方法はこの理論模型体系に入れるべ きだ。当理論模型の構築は文物保護学の成長には不可欠な基礎になり、 文物保護学の研究を有効に指導できる。 キーワード: 文物保護学 理論模型 3.崧沢文化に関する三つの問題(張 状態関数 勄) 要旨: 崧沢文化は太湖流域において馬家浜文化から “剥離” させた新石器時代考古学文化だ。が、 崧沢文化は馬 家浜文化との時間そして文化内容との界、 良渚文化との時間そして文化内容の界ははっきりされていない。崧沢 文化において、 高祭壇、 大型墳墓、 酒器、 玉器及び崧沢文化の西方と北方への拡張に現れる社会複雑化は、 仰韶時代 は我が国における史上初めての分化、 改造、 整合と言った変革時期だっだ。良渚文化の多くの文明要素は崧沢文化 から生まれたもので、 崧沢文化は我が国文明化進行研究にとって重要な意味を持っている。 キーワード: 崧沢文化 高祭壇 4.崧沢文化の形成(陳 傑) 大型墳墓 酒器、 玉器 社会複雑化 仰韶時代 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要旨: 崧沢文化は馬家浜文化から生まれた考古学文化だと考えられてきた。崧沢文化早期遺物を馬家浜文化 晩期遺物及び各段階土器組合せと土器特徴と比較分析した結果、 崧沢文化は馬家浜文化と継承関係がありながら、 異なる点も明瞭で、 両者は直接に継承・発展関係ではないことはわかった。崧沢文化は成り立つには安徽省黄鱔 嘴文化と薛家岡文化の影響を受けており、 これは馬家浜文化は西から東への発展態勢とそっくり。崧沢文化は、 外 来文化を成功に吸収したうえで新しい文化要素を作り出し、 長江下流域において最も重要な考古学文化になっ た。そして、 寧鎮地区、 江淮東部地区、 また安徽省更にもっと西の方へも影響を与えていた。それは後の良渚文化 といった強勢な文化の生まれの基礎になる。 キーワード: 崧沢文化 馬家浜文化 薛家岡文化 黄鱔嘴文化 文化変遷 5.博物館展示内容多様性の構成分析(宋向光) 要旨: 公共博物館展示内容は科研標本、 教育文書、 物語、 情報伝達などの段階を経てきた。観衆は展示内容の受 講者と解読者で、 展示内容の最終状態は、 観衆の展示内容の解読によるものだ。展示内容は観衆が理解しやすい方 向に変わることに伴い、 学術知識の内容は明らかに減って、 解読内容と再構成内容が徐々に増えてきた。博物館展 示の視的展示手法とデザイナ方法は知識を伝達する道具で、 ともに観衆に感知されて解読される。 キーワード: 博物館 展示内容 多次元構成 展示効果 観衆 解読 (翻译: 黄建秋) 128 文章名 韩文提要 『東南文化』2015년 제1기 주요 논문 제요 1.「포기할 때가 된 ‘區域聚落形態’ 」(裴安平) 제요: ‘區域聚落形態’는 문명근원탐구와 취락고고학의 주요한 이론과 방법의 총체로서 간주되나 여기에는 여섯 가지 제기할 만한 문제가 존재한다. 실제로 선사취락, 특히 중국의 선사취락에 관한 연구들은 다음과 같은 사실을 보여준다. 즉 ‘구역취락형태’ 는 결코 선사시대 말기에 출현한 것이 아니며, ‘구역취락형태’는 선사시대 취락유적의 자연군락과 사회조직의 구별과 관계를 구 분하지 못했다. 소구역의 취락군집 형태 및 그 변화를 경시하고, 취락 간 본래 존재했던 혈연관계에 소홀했다. 취락과 유적지의 구 별 및 유적지 내부 취락군집 형태의 특징과 변화를 소홀히 하고, 유적지 면적의 크기와 내용 차이의 중요성을 지나치게 강조했다. 따라서 중국의 문명근원탐구와 취락고고학은 연구 이론과 방법 면에서 ‘구역취락형태’를 포기해야 하며 더 많은 독립적 사고와 탐색 탐구가 진행되어야 한다. 주제어: 區域聚落形態, 문명근원탐구, 구석기시대, 선사취락, 선사성터 2.「문화재보호학의 이론 모델을 논함」(龔德才, 徐津津) 제요: 문화재보호학은 과학의 한 분야로서 이론과 응용 등 여러 단계로 나누어지며, 객관적 사물 고유의 규칙을 반영하여 체 계화시킬 필요가 있는 지식 체계이다. 현재 문화재보호학 자체의 기본 과학이론에 대한 연구와 토론이 많지 않은 상황에서 수학모 델을 써서 문화재보호학 이론모델의 수립을 시도해볼 수 있다. 추상적으로 개괄한 이론모델을 수학적 언어를 사용하여 묘사하는 것은 바로 시공간적 상태함수이다. 이 방정식으로 문화재의 상태가 시간과 공간에 따라 변화하는 규칙을 묘사할 수 있으며, 현재 의 많은 방법과 수단이 이 이론모델 체계 중에 포함될 수 있다. 이 이론모델의 수립을 통해 장차 본 학문분야 전체의 건강한 성장 을 위한 견고한 토대가 형성되고 문화재보호학의 연구 작업을 실질적으로 이끌어나갈 수 있을 것이다. 주제어: 문화재보호학, 이론모형, 상태함수 3.「崧澤文化 三题」(張 勄) 제요: 崧澤文化는 太湖 유역의 馬家濱文化 중에서‘떨어져 나온’신석기시대 고고학적 문화이지만 송택문화, 마가빈문화와 良渚文化의 시간적 경계와 문화적 함의의 경계는 현재까지도 시급히 해결해야 할 과제로 남아있다. 이 외에 송택문화의 높은 제 단, 대형 고분, 酒器, 玉器 그리고 송택문화의 서쪽 북쪽으로의 확대 등이 보여주는 사회의 복잡화는 다음과 같은 사실을 반영한 다. 즉 仰韶時代가 우리나라 역사상 최초로 출현한 대 분화, 대 개조, 대 조정의 변혁시기였으며, 양저문화의 많은 문명적 요소 또 한 모두 송택문화에서 기원하여, 송택문화는 우리나라 문명화 발전 과정의 연구에 있어서 중요한 의미를 지닌다. 주제어: 崧澤文化, 높은 제단, 대형 고분, 酒器, 玉器, 사회의 복잡화, 仰韶時代, 馬家濱文化, 良渚文化 4.「崧澤文化의 형성」(陳 杰) 제요: 崧澤文化는 지금까지 馬家濱文化를 계승 발전시킨 고고학적 문화라고 여겨졌다. 송택문화의 초기 유물과 마가빈문화 후기 유물 및 각 단계 器物 조합, 器形 특징에 대한 비교 분석을 통해 볼 때 송택문화와 마가빈문화는 관련이 있으나 분명한 변화 를 보이며, 결코 단순한 계승 발전의 관계가 아니었음을 알 수 있다. 송택문화의 형성은 마가빈문화의 전통을 계승한 외에 晥江 유 역의 黃鱣嘴文化, 薛家崗文化에서 받은 영향 또한 중요하다. 이는 마가빈문화가 서쪽에서 동쪽으로 발전한 문화 형세와 유사하 다. 송택문화는 외래문화의 영향을 성공적으로 흡수 전화시킨 동시에 새로운 문화요소를 창조하고 문화의 중기 단계에서 장강 하 류지역에서 가장 중요한 고고학적 문화가 되었으며, 그 영향이 직접적으로 寧鎭지구, 江淮동부지구 등에 확대되었고, 또한 역으 로 환강 유역과 그 서쪽 구역에 영향을 미침으로써 이후 양저문하 주류문화(强勢文化)의 기초를 다졌다. 주제어: 崧澤文化, 馬家濱文化, 薛家崗文化, 黃鱣嘴文化, 문화변천 5.「박물관 전시 내용의 다원적 구성에 대한 분석」(宋向光) 제요: 공공박물관의 전시 내용은 과학연구표본, 수학문헌, 스토리텔링, 정보전달 등 몇 단계를 거친다. 관중은 전시 내용의 접 수자이자 해독자로서, 관중의 내용에 대한 해독은 전시 내용의 최종 상태이다. 전시 내용이 관중의 이해 방향으로 옮겨감에 따라 학술적인 지식 내용의 비중은 명확히 감소하며, 해석적이고 재편적인 내용이 점차 증가하며, 지식의 전달자와 표현양식으로서 박 물관 전시의 시각적 표현과 설계기법 또한 함께 감지되고 해독된다. 주제어: 박물관, 전시내용, 다원적 구성, 전시효과, 관중, 해독 (翻译: 尹恩子)
© Copyright 2025 Expy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