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R WP5D #19 會議報告 - 網路通訊國際標準分析及參與制定計畫網

會議報告(出國類別:其他)
ITU-R WP5D #19 會議報告
出席人員:謝慶堂
派赴地區:加拿大/Halifax
會議期間:103 年 6 月 18 日至 103 年 6 月 25 日
報告日期:103 年 8 月 8 日
摘 要
本次出國參加 ITU-R WP5D 第 19 次會議,會議在加拿大 Nova Scotia
的 Halifax 舉行。本團隊在本會期針對 ITU-R 文件 M.VISION 提出一篇提
案,安排在 General Aspect 的 SWG Vision 會議中討論。部分內容被收錄
在 WP5D 主席編號 452R1 carried forward 到下次會議的文件中。
藉由參與本次 ITU-R WP5D 會議 Vision for 2020 and beyond 技術議題
的討論,掌握關於 2015 至 2020 年以及 Beyond 之技術趨勢,無線寬頻技
術發展願景,以及未來 IMT 無線通訊系統之可能技術,提供國內產官學
在 5G 技術研發策略之參考。
目前 WP5D 工作小組正準備 WRC-15 之頻譜規劃、IMT Future
Technology Trends、Above 6GHz Spectrum、以及 IMT 2020 Vision 等多份
文件。WP5D 在本會期暫定以“IMT-2020”來稱呼下一代 IMT 技術。根據
WP5D 的工作規劃,ITU-R 將於 2018 年開始徵求下一代 IMT 技術(大家
所說的 5G)的提案。因此,相關標準組織最遲應於 2016 年底或 2017 年初
開始進行 5G 標準的制定。
WP 5D 在本會期起草一份與外部組織(external organization) 有關
IMT 未來發展的的聯絡說明(Liaison Statement, LS),包含工作計劃、時間
表、流程、及交付文件等,徵求對於“IMT-2020”規劃的意見與貢獻。作
為 ITU-R IMT-Advanced 轉化組織,工研院也於會後收到這份聯絡說明。
本報告主要是針對國際電訊聯盟無線電部門(ITU-R)下的 WP5D 行
動通信標準化工作組在加拿大 Halifax 舉辦第十九次會議的重點報告,此
份報告將分為幾方面來說明這次會議的重點,包含 VISION、above 6GHz、
Technology Trend、以及 WP5D 未來的工作規畫。
技術貢獻
本團隊在本會期提出一份技術貢獻,包含在高行動速度如高鐵的應
用,以及一個下世代 IMT 系統主要功能及展現的架構。部分內容被收錄
1
在 WP5D 主席編號 452R1 carried forward 的文件中。
會議解說
本次 WP5D #19 會議於加拿大 Halifax 舉行,贊助單位包含 AT&T,
Blackberry, Bell, Ericsson, GSMA, Intel, Huawei, Rogers, Qualcomm,
Samsung,和 Telus。主席 Stephen Blast 開始會議,介紹副主席和 ITU-R 輔
導員(counselor)。接著由主辦(host)的單位致詞歡迎大家蒞臨 Halifax 參加
本次會議。包含 General Aspect, Technology Aspect, Spectrum 等三個工作
組都在本會期開會。首先討論及通過本會期議程,並通過上個會期的會
議記錄。Technology Aspect 工作組主席 Mr. Lixin SUN 因轉換工作辭職,
由 Mr. Hu WANG (Huawei)接任主席。
接者討論分配到 plenary 的文件,包含從 JCA-AHF 寄來的 Liaison
Statement (LS) 有關 Assistive Listening Devices (ALD) and the allocation of
Mobile Phone Services in the 2.3-2.4 GHz band。ITU 各地區的代表報告該
地區的活動現況,WWRF 代表說明在摩洛哥 Marakech 舉辦的#32 次會議
的成果,以及預告將於 9 月 24-26 日在 University of Surrey 舉行的#33 次
會議,以及 9 月 22~23 日在倫敦舉行的 5G Huddle -towards a 5G vision 研
討會。
接著由各工作組報告本會期的會議規劃。隨即展開各工作組、工作
小組、以及文件起草小組(Drafting Group, DG)的會議。Vision SWG 在本
會期持續討論 M.VISION 文件的修訂,將大幅減少文件的頁數,初步確
定 IMT 2020 and beyond 系統的主要功能(Key capabilities)。這些主要功能
共有超過 10 種的表現方式,包含本團隊提議的方式,本會期沒時間討論,
將成立 Correspondence Group。在下次會議前藉由通訊的方式繼續討論這
一個議題。
WP5D 工作組本會期繼續討論未來頻譜的需求與規劃、IMT Future
Technology Trends、above 6 GHz Spectrum、以及 IMT 2020 Vision 等多份
2
文件。另外,也討論 IMT-2000 系統規格 M.1457 文件的修訂,以及 IMT
System Architecture 和 Out of Band Emission (OOBE)的問題和相關的
ITU-R 文件。在 WP5D closing plenary 時主席表示在本會期暫定以
“IMT-2020”來稱呼下一代 IMT 技術。實際名稱將在下次會議中討論。下
次會議將於 10 月 15-22 日在日內瓦舉行。
與會成員工作分配
與會成員
任 務
謝慶堂
參加 ITU-R WP5D #19 會議,簡報技術提案,參加
Vision、Technology Trends、及 Above 6 GHz 發展
方向之討論。主要任務為觀察最新無線寬頻之頻譜
配置分配及技術趨勢,作為規劃未來 B4G/5G 技術
發展項目之參考。
3
目
錄
摘 要 .......................................................................................................... 1
技術貢獻 .................................................................................................... 1
會議解說 .................................................................................................... 2
一、會議名稱 ............................................................................................ 5
二、參加會議目的及效益 ........................................................................ 5
三、會議時間 ............................................................................................ 5
四、會議地點 ............................................................................................ 5
五、會議議程 ............................................................................................ 6
六、會議紀要 ............................................................................................ 8
七、心得與建議 ...................................................................................... 36
八、附件 .................................................................................................. 37
4
一、會議名稱

ITU-T WP5D #19 會議
二、參加會議目的及效益

參與“IMT-2020” 需求與主要功能之討論

蒐集 ITU-R 技術與應用趨勢與,作為我國 5G 規劃之參考
三、會議時間
June 18, 2014 ~ June 25, 2014
四、會議地點
Halifax Marriott Harborfront Hotel
919 Upper Water Street Halifax, Nova Scotia B3J 3J5
Canada
5
五、會議議程
本次 WP5D #19 會議議程如下,實際議程隨實際需要而修改:
Wednesday, 18 June 2014
Time
Nova Scotia C + D
Halifax A
8:30-9:30
09:30 – 12:30
LUNCH
14:00-15:30
REGISTRATION
PLENARY
-
16:00-17:30
Atlantic Suite
SWG SHARING
SWG
FREQUENCY
ARRANGEMENTS
AH related to
Document 5D/599
Thursday, 19 June 2014
Time
9:00-10:15
10:45-12:00
Nova Scotia C
SWG
FREQUENCY
ARRANGEMENTS
DGs
Nova Scotia D
Halifax A
Atlantic Suite
DG TECHNOLOGY
TRENDS
SWG IMT
SPECIFICATIONS
SWG
HANDBOOK
SWG VISION
DG ABOVE 6 GHZ
SWG PPDR
SWG VISION
DG ABOVE 6 GHZ
DG
TECHNOLOGY
TRENDS
SWG OOBE
SWG RADIO
ASPECTS
SWG ESTIMATE
LUNCH
14:00-15:15
:45-17:00
SWG FREQUENCY
ARRANGEMENTS
DGs
SWG SHARING DGs
17:30-18:45
SWG VISION
Friday, 20 June 2014
Time
Nova Scotia C
Period 1
9:00-10:15
SWG
FREQUENCY
ARRANGEMEN
TS DGs
Period 2
10:45-12:00
SWG SHARING
DGs
Nova Scotia D
DG
TECHNOLOGY
TRENDS
Halifax A
Halifax B
Atlantic Suite
SWG IMT
SPECIFICATIONS
SWG VISION
DG
SWG
HANDBOOK
DG ABOVE 6 GHZ
SWG VISION
DG
SWG
HANDBOOK
6
LUNCH
Period 3
14:30-15:15
SWG
FREQUENCY
ARRANGEMEN
TS DGs
Period 4
15:45-17:00
SWG ESTIMATE
Period 5
17:30-18:45
SWG TRAFFIC
DG
TECHNOLOGY
TRENDS
SWG PPDR
SWG TRAFFIC
DG
ARCHITECTURE
SWG VISION
DG
Monday, 23 June 2014
Time
Nova Scotia C
Nova Scotia D
Halifax A
Atlantic
Suite
Halifax B
WG
GENERAL
ASPECTS
related to
Document
WG
5D/599
TECHNOLOG
Period 0
8:00 – 9:00
Period 1
9:00-10:15
SWG ESTIMATE
Period 2
10:45-12:00
SWG SHARING
DGs
Y related to
Document
5D/599
AH
WORKPLAN
related to
Document
5D/599
DG
ARCHITECTURE
SWG
OOBE
LUNCH
Period 3
14:00-15:15
SWG
FREQUENCY
ARRANGEMENTS
DG ABOVE 6
GHZ
SWG VISION DG
Period 4
15:45-17:00
SWG ESTIMATE
SWG RADIO
ASPECTS
SWG VISION DG
Period 5
17:30-18:45
SWG RADIO
ASPECTS
SWG IMT
SPECIFICATIONS
SWG TRAFFIC
Tuesday, 24 June 2014
Time
Nova Scotia C
Period 1
9:00-10:15
Period 2
10:45-12:00
LUNCH
Period 3
14:00-15:15
Nova Scotia D
Halifax A
AH WORKPLAN
SWG SHARING
DGs
SWG SHARING
SWG VISION
7
Halifax B
Atlantic Suite
Period 4
15:45-17:00
WG TECHNOLOGY
ASPECTS
SWG VISION
Wednesday, 25 June 2014
Time
Nova Scotia C + D
9:00-10:15
WG SPECTRUM ASPECTS
10:45-12:00
WG GENERAL ASPECTS
Atlantic Suite
LUNCH
14:00-15:15
PLENARY
15:45-17:00
PLENARY
六、會議紀要
“IMT-2020”工作計畫及時程規劃
本次 ITU-R WP5D#19 次會議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討論下世代 IMT
無線通訊系統之發展程序(Process)、工作時程(Timeline)、及其相關規範
交付報告(Deliverable)。基於前次會期第 599 號提案之參考資訊,WP5D
大會主席在此次會期遞交了第 630 號提案,建議了此次會議的重要討論
事項,包含重新檢視目前所有的 ITU-R 研究文件及報告、依據 ITU-R 之
決議(Resolution)視需求新增必要的建議報告書(Recommendation)、及更新
預計遞交至 WRC-15 之報告和決議。依照下表所要參考之 ITU-R 決議。
本次會期的主要重點為
(1) 下世代 IMT 通訊系統之發展角色定位(第 50 號決議)
(2) 下世代 IMT 通訊系統之正式名稱(第 56 號決議)
(3) 下世代 IMT 通訊系統之發展程序原則(第 57 號決議)。
表 1、ITU-R WP5D#19 討論之決議
Resolution No.
Rev.
Resolution 17
4
Resolution 50
2
Resolution 56
Resolution 57
1
1
Opinion 92
2
Titl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IMT2000 and IMT-Advanced) with existing networks
Role of the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 in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IMT
Naming for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for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IMT-Advanced
Support and harmo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IMT) activities
8
Approved
20/01/2012
20/01/2012
20/01/2012
20/01/2012
23/11/2011
在 WP5D 大會主席裁示下,將此項任務再細分為多個子任務,分派
至各個工作小組進行討論,並將結論及建議在大會報告。下表為各工作
小組之任務分工。
表 2、ITU-R WP5D#19 任務分工
ASPECT TO BE CONSIDERED
INPUT
DOCUMENT
PROPOSED SUMMARY
VIEW: Responsible Group
To Develop Specific
Details>>
Timeline for
“Market”
5D/599
Figure 1
Aspects
GENERAL
ASPECTS
GENERAL
ASPECTS
5D/599
Leverage
IMT-Advanced
Process
AD HOC
WORKPLAN
5D/599
Leverage Model
Documents
TECHNOLOGY
ASPECTS
5D/599
Figure 2
Aspects
Table 1 on
Deliverables
AH WORKPLAN TECHNOLOGY
ASPECTS & AH
WORKPLAN
Timeline for “Market”與 Figure 1 Aspects
關於下世代 IMT 無線通訊系統之市場規劃(Market)以及在第 599
號貢獻提案之 Figure 1,此兩項議題是由 General Aspect 工作小組負
責。原本在第 599 號貢獻提案的 Figure 1,描述了 IMT 不同技術世
代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一個 “主要特性”和在 IMT-2000、
IMT-Advanced、和 “IMT-2020”中 “向後兼容特性”的輪廓,以表明
該技術的進步既是跳躍也是演進。如下圖 1 所示,包括了“5G”的發
展階段,可能是適當於 2018 年到 2020 年的時間內進行。
圖 1、IMT 不同世代技術的關係
9
這個議題在本會期中收到 5 篇技術提案,分別為日本提出的第
664 號、韓國提出的第 677 號、Ericsson 提出的第 711 號、Orange 提
出的第 713 號、以及 AT&T 提出的第 714 號貢獻提案。
在會場討論中,美國與韓國代表皆指出下世代 IMT 無線通訊系
統盡早商用之可能性,並且希望在 ITU-R 的報告或文件上不要出現
“世代(Generation)”或“5G”之相關字眼,同時也建議將下世代 IMT 無
線通訊系統的命名交由另一個子工作小組來進行討論。部分國家代
表則建議“IMT-2020”,以避免混淆,也有國家代表則建議繼續使用
IMT-TBD 讓 WP5D 暫時性使用。最後在主席裁示下,做成以下結論:
1. 避免使用 IM-TBD 或任何有關 Generation 之文字,並建議將
IMT 系統的命名討論移到 SWG RA-15
2. WP5D 達成初步決議,將下世代 IMT 無線通訊系統的商業化
時程訂在西元 2020 或更早
下圖 2 為此次會期達成的共識,此圖將會在下次會議中繼續討論。
Figure X.
Phases and expected timelines for the IMT
Systems
deployment *
New
elements to
offer new
capabilities of
“IMT-2020”
Vision
Other radio
systems
Requirements
Standards
Development
Standards
Enhancement
Evolution/Integration with other radio system
IMT-2000
and
IMT-Advanced
and their
enhancement
Systems deployment
Enhancement and related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ITU-R Recommendation M.1457 and M.2012)
Spectrum for
IMT
Spectrum implementation
2000
~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
The sloped dotted lines in systems deployment indicate that the exact starting point cannot yet be fixed.
[Editor’s note: The sloped dotted lines in standardization will be fixed after Ad Hoc Workplan decide the detailed time frame.]
*
: Possible spectrum identification at WRC-15 and WRC-19
: Pre-"IMT-2020" systems deployment around the year 2018 in some countries
: Possible deployment around the year 2020 in some countries (including trial systems)
圖 2、WP 5D 對於“IMT-2020” 的商用化時程
10
Leverage IMT-Advanced Process、Aspects、與 Deliverables
在第 599 號貢獻提案中引用 IMT-Advanced 之程序,建議 WP5D
以之作為規劃下世代 IMT 無線通訊系統程序規劃的參考,下圖 3 為
IMT-Advanced 之發展時程及程序。IMT-Advanced 之發展包含以下幾個步
驟:
(Step 1) 準備 ITU-R 正式發函(Circular Letter)
(Step 2) 發展候選無線通訊介面技術(RIT、Radio Interface
Technology)
(Step 3) 遞交並準備接受無線通訊介面技術之提案
(Step 4) 針對所有候選無線通訊介面技術提案進行評定
(Step 5) 針對外部評定程序進行檢視以及協調
(Step 6) 評定提案是否符合最低之系統需求
(Step 7) 檢視評定結果、凝聚共識並完成結論
(Step 8) 完成無線接取介面之建議報告
從 IMT-Advanced 的發展時程來看,WP5D 在第 1 至第 6 會期完成
了 Step 1 跟 Step 2,共經歷了 20 個月;Step 3 在第 4 次會期至第 6 次會
前完成,約 8 個月的時間;Step 4 則從第 4 次會期開始執行至第 8 次會期
才完成,共使用了 16 個月的時間;Step5,Step 6,與 Step 7,也是從第 4
次會期開始討論,直到第 9 次會期才完成,共花費了 20 個月;最後 WP5D
自第 7 次會期開始執行 Step 8,經歷了 12 個月,最後在第 10 次會期完成
了 Step 8,訂定了 IMT-Advanced 的無線系統通訊建議規範。
11
(As a reference) Schedu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MTAdvanced radio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s
(Figure A2-1 in IMT-ADV/2)
WP 5D
meetings
2008
No.1
(0)
No.2
2009
No.3
No.4
2010
No.5
No.6
No.7
No.8
2011
No.9
No.10
Step1 and 2
(20 months)
Step 3
(8 months)
(1)
Step 4
(16 months)
Steps 5,6 and 7
(20 months)
(2)
(3)
Steps 8
(12 months)
(4)
Steps in radio interface development process:
Step 1: Issuance of the circular letter
Step 2: Development of candidate RITs and SRITs
Step 3: Submission/Reception of the RIT and SRIT proposals
and acknowledgement of receipt
Step 4: Evaluation of candidate RITs and SRITs
by evaluation groups
Step 5: Review and coordination of outside evaluation activities
Step 6: Review to assess compliance with minimum requirements
Step 7: Consideration of evaluation results, consensus building
and decision
Step 8: Development of radio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s)
Critical milestones in radio interface development process:
(0): Issue an invitation to propose RITs
(1): ITU proposed cut off for submission
of candidate RIT and SRIT proposals
March 2008
October 2009
(2): Cut off for evaluation report to ITU
June 2010
(3): WP 5D decides framework and key
October 2010
characteristics of IMT-Advanced RITs and SRITs
(4): WP 5D completes development of radio
February 2011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Recommendations
IMT-Advanced A2-01
圖 3、IMT-Advanced 之發展時程及程序參考
工作規劃小組(Workplan Ad Hoc)主要負責在這次會期討論如何
延伸 IMT Advanced 之程序來作為規劃下世代 IMT 無線通訊系統之
程序規劃參考。在本會期收到分別由日本、美國、韓國、Ericsson、
Orange、及 AT&T 所提出有關 IMT 2020 and beyond 技術的工作規劃
建議提案。WP 5D 主席在其 599 號文件中指出,從 IMT-Advanced
獲得的經驗,ITU-R 與外部組織合作開發“IMT-2020” 的一個成功關
鍵將是建立一個時間軸、程序、以及“IMT-2020 ”預期的產出。圖 4
及圖 5 是目前對於“IMT-2020”時程的兩個看法。
12
圖 4、WP 5D 對於“IMT-2020” 時程的看法 1
圖 5、WP 5D 對於“IMT-2020” 時程的看法 2
在這個時間表的幾個重要觀點:
(1)是在 WP5D 第 22 次會期之前,將會完成包含 Future
Technology、Feasibility Above 6Ghz、VISION of IMT Beyond 2020、
以及關於 ITU-R 第 56 號和第 57 號決議的回覆,準備由 WP5D 遞交
至 2015 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5)上進行討論與決議;
(2)從 WP5D 第 22 次會議(2015 年 6 月)到第 25 次會議(2016 年
10 月),ITU-R 向外部組織收集來自全球意見。在這個時間點上 WP5D
13
一些為“IMT-2020”的重點工作項目將已經完成,經由認可後可以代
表 ITU-R 的看法,納入從第 22 次會議之後到 2015 年世界無線電通
信大會的聯絡信函中;
(3)在 WP5D 第 23 次至第 27 次會議之間,將會進行多份報告制
定,包含技術效能及需求(Techn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評定
條件及方法(Evaluation Criteria & Method)、提案範本(Submission
Template)、以及對外發函增修(Circular Letters & Addendum),並在
第 28 次會議正式對外公布。
(4)至於在 WP5D 第 28 次會議之後的時程安排,在本會期則尚
未達成共識,主要的爭執點在於“ITU-R 何時開始對外公開徵求
“IMT-2020”系統提案”,有部分國家通訊產業發展較早,並且在 2018
及 2020 年有新系統需求,希望 ITU-R 採用 View 2,讓 WP5D 在第
28 次會期便開始徵求提案,以便在第 35 次會期完成“IMT-2020”全球
系統規範;有部分國家則是建議 View 1,等到第 28 次會期完成
Workshop 討論並共識凝聚之後,在第 29 次會期徵求提案,然後在
第 36 次會期完成“IMT-2020”全球系統規範。關於這個議題,將在
WP5D 第 20 次會議上繼續討論。儘管如此,目前在通訊產業內已有
被稱為“5G”的前期工作正在進行中,甚至有特定的發展活動的報導,
甚至公佈對這樣的系統具體的開發活動,這與 ITU-R “IMT-2020”的
努力目標是相同的。
Leverage Model Documents
在經過數次針對第 599 號貢獻提案的 Leverage Model 討論後,
General Aspect 工作小組完成以下共識:
(1) 決議將“IMT-2020”無線通訊系統第一個版本的發布時間訂為西元
2020 年
(2) 基於前述規劃,決定參考 IMT-Advanced 無線通訊系統之發展程序
來做為“IMT-2020”無線通訊系統之規劃,並使用 IMT-Advanced 無
線通訊系統之工作模組文件(Model Document)為主要參考。下表為
在此次會期關於發展“IMT-2020”無線通訊系統依據 View 1 所規畫
之交付報告、目標、時間點及所參考之 IMT-Advanced 模組文件。
14
表 3、ANTICIPATED “IMT-2020” Related Deliverables (View 1)
Aspect to be
Proposed “IMT-2020”
Addressed in
Item
Work Start
Related Deliverable
Proposed
Deliverable
1
Potential
“IMT-2020”/AAA
Background on
“IMT-2020”
“IMT-2020”
Background
Potential
Document
IMT-Advanced Model Document
Completion
Timing
in WP 5D
Document IMT-ADV/1
Meeting
Meeting
#22
#24
“Background on
(June
(June 2016)
IMT-Advanced”
2015)
2
Doc. “IMT-2020”/BBB
The Submission
Meeting
Meeting
“IMT-2020” Process
and evaluation
#22
#24
process
(June
(June 2016)
and consensus
2015)
Document IMT-ADV/2
“Submiss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and consensus
building”
building for
“IMT-2020” as
well as the
“timeline” for
“IMT-2020”
3
Meeting
Meeting
Report ITU-R M.2134
#23
#26
“Requirements related to
Performance
(February
(February
Requirements
2016)
2017)
Draft New Report
General
ITU-R M.[IMT-2020.
Technical
TECH PERF REQ]
expected of a
technical performance
for IMT-Advanced radio
interface(s)”
technology to
satisfy
“IMT-2020”
15
Aspect to be
Proposed “IMT-2020”
Addressed in
Item
Work Start
Related Deliverable
Proposed
Deliverable
4
Potential
Draft New Report
Evaluation
ITU-R M.[IMT-2020.
Criteria and
EVAL]
Potential
Document
IMT-Advanced Model Document
Completion
Timing
in WP 5D
Report ITU-R M.2135
Meeting
Meeting
#23
#27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of
Evaluation
(February
(June 2017)
radio interface technologies
Methods for
2016)
for IMT-Advanced”
“IMT-2020”
technologies
5
Draft New Report
Specific
ITU-R M.[IMT-2020.
Requirements of
SUBMISSION]
the candidate
technology
Meeting
Meeting
Report ITU-R M.2133
#23
#27
“Requirements, evaluation
(February
(June 2017)
2016
criteria and submission
templates
related to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bmissions, the
IMT-Advanced”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submission
templates
6
Circular Letter
The official
“IMT-2020”
ITU-R
announcement
of the
Meeting
Meeting
#23
#27
(February
(June 2017)
2016)
Circular Letter 5/LCCE/2
and Addenda
“Invitation for submission of
proposals for candidate radio
“IMT-2020”
interface technologies for the
process and the
terrestrial components of the
invitation for
radio interface(s) for
candidate
IMT-Advanced and invitation to
technology
participate in their subsequent
submissions
evaluation”
16
Aspect to be
Proposed “IMT-2020”
Addressed in
Item
Work Start
Related Deliverable
Proposed
Deliverable
7
Potential
Doc.
Capturing in
“IMT-2020”/YYY
ITU-R
Input Submissions
documentation
Summary
the inputs
Potential
Document
IMT-Advanced Model Document
Completion
Timing
in WP 5D
Meeting
Meeting
#29
#32
(February
(June 2018)
For example, Documents
IMT-ADV/4 thru
IMT-ADV/9
“Acknowledgement of candidate
2018)
documents and
submission from ……under step
the initial view of
3 of the IMT-Advanced process
suitability as a
(….. technology)”
valid submission
8
Doc. “IMT-2020”/ZZZ
As the evaluation
Evaluation Reports
of each
Summary
candidate
technology
Meeting
Meeting
#31
#34
(October
(February
2018)
2020)
For example, Documents
IMT-ADV/10 thru
IMT-ADV/23
“Evaluation IMT-Advanced
proceeds the
candidate technology
results of each
submissions in documents
evaluation of
IMT-ADV/???
each technology
Evaluation Group”
by the different
evaluation
groups must be
documented and
analyzed by WP
5D towards the
final evaluation
assessment
17
by XYZ
Aspect to be
Proposed “IMT-2020”
Addressed in
Item
Work Start
Related Deliverable
Proposed
Deliverable
9
Potential
Potential
Document
IMT-Advanced Model Document
Completion
Timing
in WP 5D
Report ITU-R M.2198
Draft New Report
The outcome of
Meeting
Meeting
ITU-R M.[IMT-2020.
the evaluation
#33
#34
“The outcome of the evaluation,
OUTCOME]
and assessment
(October
(June 2020)
consensus building and decision
and the
2019)
of the IMT-Advanced process
statement on
(Steps 4 to 7), including
those candidate
characteristics
technologies
of IMT-Advanced radio
suitable to move
interface”
to the
specification
phase in ITU-R
10
Draft New
The detailed
Recommendation
specification of
ITU-R
each of
M.[IMT-2020.SPECS]
“IMT-2020”
Recommendation ITU-R
Meeting
Meeting
#33
#36
(October
(October
“Detailed specifications of the
2019)
2020)
terrestrial radio interfaces of
technology
M.2012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
(IMT-Advanced)”
18
Liaison Statement to External Organization
除前述之各時程及工作規畫之外,工作規劃小組亦於本會期起
草了一份有關“IMT-2020”工作規劃的聯絡說明。ITU-R WP5D
(Working Party 5D)每次會議後會寄給外部組織(external organization)
聯絡說明(Liaison Statement, LS)。工作規劃工作組於本會期起草了一
份有關“IMT-2020”工作規劃將寄給外部組織的聯絡說明,包含工作
計畫、時間表、流程、及交付文件等,徵求意見與貢獻。工研院是
IMT-Advanced 的轉化組織將會收到這份文件。這份 LS 包含兩項重
要訊息,第一是暫定以”IMT-2020”來稱呼下一代 IMT 技術。第二個
重要訊息是 ITU-R 將於 2018 年開始徵求下一代 IMT 技術(俗稱的 5G)
的提案。因此,相關標準組織最遲應於 2016 年底或 2017 年初開始
制定 5G 的標準。下面是這份聯絡說明的摘要:
這工作計畫、時間表、流程、及交付文件是為了在 2020 年時支
援 IMT 在 IMT-Advanced 之後,下一代行動寬頻通信的需要。WP5D
目前使用“IMT-2020”作為一個臨時的用語來稱呼這些系統,未來具
體的命名還在討論。



目前正在進行,2015年要完成的文件
 Draft new Recommendation ITU-R M.[IMT VISION]:
“Framework and overall objective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MT for 2020 and beyond”
 Addresses the longer term IMT vision for 2020 and beyond to
drive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for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 Draft new Report ITU-R M.[IMT.FUTURE TECHNOLOGY
TRENDS]: “Future technology trends of terrestrial IMT
systems
 Addresses a broad view of future technology aspects and
trends of terrestrial IMT systems considering the approximate
timeframe 2015‑2020 and beyond for system deployment.
 Draft new Report ITU-R M.[IMT.ABOVE 6 GHz]: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IMT in the bands above 6 GHz”.
WP 5D將採用 IMT-Advanced 的發展程序
WP 5D將在2016-2017年定義新的IMT無線電介面的性能要
19




求評估,以及評審標準和方法
WP 5D計劃2017年底舉辦研討會,說明候選技術性能要求
評估,以及評審標準和方法
將在2018徵求提案,並於 2018-2020 由獨立的外部單位進
行評估
下一代行動寬頻通信技術遴選將在 2020年完成,並提出新
的ITU-R建議草案
WP 5D邀請外部組織對這些計劃在下個會期前提供意見
ITU-R M.[FUTURE TECHNOLOGY TRENDS]討論及進程
ITU-R M.[Future Technology Trend]文件將提供一個關於未來
2015 至 2020 年之系統趨勢與重點技術,以及 IMT 無線通訊系統在
系統營運上的重要資訊,包含各種可能高速與高效率及低耗能之通
訊技術。WP5D 第 19 次會議中接續討論 IMT 系統用於未來技術趨
勢(Future Technology Trends)的議題,並已產生一份新的 IMT 工作文
件 ITU-R M.[Future Technology Trend]草案,預計於 WP5D #20 會期
中完成此份研究報告,並遞交至 WRC-15 做為未來無線通訊技術趨
勢建議參考。這個議題在本會期中收到 9 篇技術提案。包含中國、
韓國、日本、及法國在內,皆提出關於 IMT 通訊系統在 2015 之後
無線通訊技術可能的發展。
由於 M.[Future Technology Trend]於未來技術趨勢發展之研究可
作為 M.[VISION]之參考,此工作小組在此次會期也完成了一份精簡
報告並遞交至 SWG VISION 之工作小組,並加入 M.[VISION]之第二
章第三節 Technology Trend 中,內容包含多項在 WRC -15 之後的重
點發展無線技術:






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the radio interface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wide range of emerging services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network energy efficiency
Terminal Technologies
Network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privacy and security
20
ITU-R M.[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IMT ABOVE 6 GHz]討論
WP5D 第 16 次會議中開始討論 IMT 系統用在高於 6GHz 的議
題,以準備在 WRC-15 會議中建議 IMT 無線通信系統在高於 6GHz
的發展和運作。這項工作在 Technology 工作小組中進行,並已產生
一份新的 IMT 工作文件 IMT.ABOVE 6 GHz 草案,本會期是第二次
針對該草案進行討論,預計於 WP5D #22 會期中完成此份研究報告,
並遞交至 WRC-15 做為頻譜規劃及技術趨勢建議參考。
這個議題在本會期中收到 9 篇技術提案。3GPP 尚未進行對於高
頻率的討論,因此未提出技術貢獻,但是會密切注意本議題的發展。
韓國 TTA 表示,該組織正在討論本議題技術上的可行性,5G Forum
也一直在研究在未來 IMT(5G)的技術,願景和需求。特別是探討該
技術利用在 6 GHz 以上頻帶,為未來的 IMT 較高頻帶考慮,作為未
來 IMT 的關鍵技術。最近韓國政府也宣布他們 6GHz 以上頻段的策
略和規劃。
中國提出編號 660 的貢獻提案,討論在氣體和雨水對於 100 GHz
高頻下造成的信號損失,和提供相關之頻道模式(channel model)的發
展建議。為了協助未來的 IMT 6 GHz 以上部署的效益評估,這篇貢
獻提案也討論 6 GHz 以上可能的基本情境(scenario),包括室內和室
外情境的討論。為了便於研究,該文建議把重點暫且放在 6 GHz 和
100GHz 之間的頻率範圍。對於低頻來說,氣體和雨水造成的損失是
非常小而可以忽略。在本文中,它是分析從 1GHz 到 100GHz 每個頻
率因氣體和雨造成的損耗。計算的方法是依據 ITU-R P.676 和 ITU-R
P.838 建議書的公式。P.676 著重於氧氣和水損耗因數,P.838 著重於
雨水損失。圖 6 顯示從 1 GHz 至 100 GHz 雨和氣體造成的衰減
(attenuation)。從圖 6 可以觀察出:
1. 衰減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高,並且在 23 GHz 和 60 GHz 達
到峰值,其中 23 GHz 是氣體峰值, 60GHz 是氧峰值,其
衰減是在 1 至 100 GHz 中最大。
2. 對於 6 GHz 以上,除了 60 GHz 因氧氣而衰減到達高峰之外,
天氣因素不能忽略。而對於低於 6 GHz 的情況,在晴天和
大雨中的衰減幾乎是相似的而可以忽略天氣的因素。
3. 即使是大雨日,低於 60 GHz 的總衰減小於 1dB/Km。
21
Gas plus Rain loss
2
10
sunny
heavy rain
1
specific attenuation(dB/km)
10
0
10
-1
10
-2
10
-3
10
0
10
1
10
frequency(Ghz)
2
10
圖 6、1 GHz 至 100 GHz 雨和氣體造成的衰減
貢獻提案 660 也提到數個佈署的情境來協助未來 IMT 系統的效
益。除了比較低的頻率有比較大的衰減特性之外,這些情境也考慮
IMT 更高容量的需求,小覆蓋場景例如戶外小細胞和室內小細胞的
佈署; 小細胞提供連續的覆蓋;以及小細胞回程(backhaul)瓶頸的情
境。
– 戶外
 室外連續覆蓋方案
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超高密度部署,以提供連續的
覆蓋
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佈署小細胞部署,以達到連續
覆蓋
 室外非連續覆蓋方案
 戶外回程方案
– 室內
 室內廣域覆蓋場景
 室內多房間覆蓋方案
22
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佈署小細胞部署,以達到連續
覆蓋
Intel Corporation,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和 Telecom
Italia 提出 704 號貢獻提案,說明 Millimeter Wave 對於未來行動通訊
打開一個新的機會。貢獻提案提到 MiWaveS (Beyond 2020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with Millimeter Wave Small Cell
Access and Backhauling Millimeter-Wave Evolution for Backhaul and
Access )是一個由歐盟 FP 7 贊助部分資金,由產業驅動的大型綜合計
畫。
MiWaveS 的主要重點是研究和展示關鍵技術和功能,以支持未
來異質網路中毫米波(mmWave)小細胞的整合,尤其是在網絡功能和
整合無線電和天線技術的演算法。MiWaveS 將演示如何以低成本或
先進的毫米波技術能夠提供多個 Gbps 的接取速度給行動用戶,以因
應數據流量的增長。因此,頻譜靈活性和可用的毫米波頻譜的利用
將是建立下一代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異質行動網路基礎設施的關鍵策
略。MiWaveS 項目的架構包含下列幾個工作包(Work Packages, WPS),
如圖 7 所示。該計劃預計於 2016 年年底前完成交付的成果。
 WP1: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with mmWave small-cell
access and backhauling
 WP2: Network mechanisms and algorithms
 WP3: Radio technology for mmWave access and backhauling
 WP4: Antenna technology for mmWave access and backhauling, and
EMF exposure
 WP5: Integration of analog frontend, implementation of base band
algorithms, and prototyping
 WP6: mmWave access and backhauling proof of concept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 WP7: Dissemination, standardization, exploitation
23
 WP8: Project Management
圖 7、MiWaveS 的工作項目
貢獻提案 704 也包含以下表 3 中所列的五個使用案例。MiWaveS
著重於 57-95 GHz 頻段的毫米波,同時考慮使用於行動接取與回程
兩種情況。
24
表 4、毫米波使用案例
Rationale
Assumptions
KPIs
Urban Street-Level Outdoor Mobile Access and Backhaul System
In big cities with tall sky-scrapers,
High density of APs. Mesh topology.
End user capacity.
networks and street canyons are
Continuous coverage. Uniform capacity.
Power / Energy efficiency /
truly 3-dimensional. There may be
Outdoor environment. 60-90 GHz.
consumption
small cell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Stationary or low mobility users. M2M,
providing different services for
VoIP, Web, streaming, gaming and
different target audience
download traffic patterns
Massive public events and gatherings
Massive crowds gathered for some
Reconfigurable backhauling. Small cells,
System Coverage.
periods of time in small areas, e.g.
moving cells in some cases. Dense
System Throughput/Capacity.
for public or sport events,
Urban. E-band backhauling with mmW
Reliability (service / backhaul).
and legacy frequencies for access link.
Low mobility
Power / Energy efficiency /
consumption
Indoor wireless networking and coverage from outdoor
The evolution of the domestic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s. Urban
End user capacity.
network toward increase of
industrial and semi rural zones. Dense
System Throughput/Capacity.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d
traffic. Low mobility
Efficiency of installation and in
versatility to connect to the global
operation.
mobile network
Reliability (service / backhaul).
HetNet capability/Dual
Connectivity
Rural detached small-cell zones and villages
Conventional backhaul solutions
mmW multi-hop connections.
Backhaul range.
are based on fibre or copper
Combination with existing backhaul.
Reliability (service / backhaul).
connections. Especially in rural
Remote mobile broadband and mmW
Power / Energy efficiency /
areas, the bandwidth to remote
relay and end points. Rural and
consumption
stations and the available capacity
sub-urban. Low mobility. RT and NRT
in villages is limited
data
25
Hotspot in shopping malls
Ad-hoc deployment of small cells
Small cell deployments. Mesh backhaul.
Power / Energy efficiency /
is an efficient solution to cope with
Dense deployments. Indoor environment.
consumption.
the high data rate traffic services
Low and high mobility depending on
Spectral Efficiency.
originated indoors
traffic pattern
System Throughput/Capacity
Intel Corporation,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及 Telecom
Italia 提出 705 號貢獻提案,說明另一個 Millimeter-Wave Evolution for
Backhaul and Access (MiWEBA) 聯盟的工作,進行毫米波的研究和
開發重疊的異質網路(HetNet),並整合到傳統的行動通訊網路。重
疊毫米波的 HetNet 包含回程/ fronthaul 以連結毫米波超寬頻基地台
與行動通訊網路。圖 8 顯示重疊毫米波的 HetNet 異質網路。MiWEBA
與 MiWaveS 一樣包含數個工作組,705 號貢獻提案同樣也提出幾個
使用的案例。
圖 8、重疊毫米波的 HetNet 異質網路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提出 707 號貢獻提案也提到數
項與高頻有關的議題。雖然在更高的頻帶中的傳播對 IMT 是一個挑
戰,由於較高的大氣和降雨衰減特性,這些較高頻率仍然可以適用
用於 IMT。事實上 6GHz 以上頻率可以提供具足夠低於大氣衰減的
大區塊的頻譜給城市內的微型基地台使用。圖 9 顯示了大氣衰減相
對於頻率的函數。白色的圓圈表示目前的行動通訊頻率和頻段 6 GHz
26
到 50 GHz 頻段。綠色代表大氣衰減相對較低的高頻段。由於城市內
的微型基地台將被設計為 200 米範圍內(無論是回程和行動接取)
直徑的距離,空氣衰減將不會是個問題。同樣,雨衰在 200 米的距
離下也不太嚴重。但是應當注意到,類似的衰減和最壞的條件下,
即使藍色泡沫所代表的頻帶比其他頻帶容易受到氧氣和水蒸汽的影
響,那些高的頻帶仍可以被用於小細胞應用。在這些頻率範圍,大
氣損耗也限制了干擾信號的覆蓋範圍,讓頻率可以更緊密的重複使
用。
707 號貢獻提案也討論了 IMT 系統部屬在高於 6GHz 頻率可能
需要的技術,例如天線技術中的 Massive MIMO、半導體技術、Small
Cells 的運作等。
圖 9、大氣衰減相對於頻率的函數
Intel 提出另一份編號 708 的貢獻提案,描述高頻的特性。更高
頻帶的使用可提高網路容量與密度,同時避免增加複雜性以支持高
的頻譜效率計畫和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的波形。代價是複雜的射頻(RF)前端和天線設計,及應
付更高的大氣損耗。然而最近的技術進展已可在約 60 GHz 頻段開發
的技術產生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圖 10 顯示大氣衰減與頻率的關
係,與圖 9 所顯示的相似。該貢獻提案也引述其他貢獻提案的分析
顯示,不論是 LOS 或 NLOS,60GHz 較 38GHz 的 path loss 較高,
27
但是 channel spread delay 較小。這篇貢獻提案也提到幾種佈署情境
和架構。
圖 10、信號大氣衰減與頻率的關係
第 719 號貢獻提案由 Ericsson 提出,描述 6GHz 以上頻譜,包
含 10GHz, 30GHz, 60GHz 的模擬結果。表 5 列出佈署模擬的參數。
表 5、大於 6GHz 模擬的使用參數
Deployment/simulation parameters
Parameter value
Number of buildings
1
Building height [m]
63
Number of floors
21
Number of base stations
1
Distance between BS and building [m]
35
BS height [m]
31.5
BS output power [dBm]
33
BS antenna
Wall-mounted HV antenna
BS antenna gain [dBi]
16.3
BS antenna horizontal beam width [deg]
60
BS antenna vertical beam width [deg]
33.4
Carrier frequencies [GHz]
10, 30, 60
Total system offered load [Mbps]
Low load set: [0.625 1.25 2.5 3.75 7.5]
High load set: [62.5 125 250 375 750]
28
模擬結果顯示,在不同的室內模型對信號覆蓋和可實現傳輸速
率有顯著影響,特別是當使用者往建築物深處移動時。當載波頻率
增加時這一個觀察結果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在樂觀的室內損失模
型中,要涵蓋整棟建築已經是很大的挑戰。
ITU-R M.[IMT.2020 VISION] 討論及進程
WP5D 自第 13 次會議中開始討論 IMT 系統在 2020 年以及其後
之願景,以準備在 WRC-15 會議中建議未來 IMT 無線通訊系統規劃
之參考。這項工作在 General Aspect 工作小組的 SWG VISION 中進
行,並已產生一份新的 IMT 工作文件 M.[IMT.VISION]草案,預計於
WP5D #22 會期中完成此份研究報告。這個議題在本會期中將工作切
割成三個草稿小組進行討論,分別為 DG1 (VISION.Trends)、
DG2(VISION.Capability)、以及 DG3 (VISION.Update)。
 DG1 – Vision.Trends (Chair: Ms. Jayne Stancavage(U.S.))
此草稿小組的目標在藉由討論貢獻提案的方式發展
M.[IMT.VISION] 草案,主要針對第二章節背景趨勢的部分進行檢視
及修正,希望將這部分精簡為 5 頁以內,以簡單清楚的方式重點呈
現 IMT 無線通訊系統對未來的願景規劃。此次會期共收到 8 篇貢獻
提案,分別是第 615 號、第 676 號、第 685 號、第 700 號、第 701
號、第 704 號、第 705 號、以及第 653 號貢獻提案。依據第 676 號、
第 701 號、第 715 號、及第 718 號所建議,重新修訂 M.[IMT.VISION]
草案的架構,並決定使用第二章交代未來可行的無線通訊技術,並
將從 SWG Radio Aspect 所遞交過來的 Future Technology Trend 精簡
報告編修進入此章節,另外在此章節也預計將 Above 6GHz 以及
Traffic Trend 等精簡報告放入,預計在下次會期會繼續接受提案並進
行編修。本研究團隊於此次會議針對 M.[IMT.VISION]草案的發展,
遞交第 653 號貢獻提案於此草稿小組中,經過一個星期的討論,成
功將提案文字寫入 M.[IMT.VISION]草案的第 2.1.1.4 章節中,顯見技
術實力已經慢慢躍上國際,為其他公司甚或是國家所認同,下圖 11
為 M.[IMT.VISION]草案的段落截圖,標註部分為本研究團隊所提,
被列入 ITU-R 文件的文字。
29
圖 11、本團隊所提第 653 號貢獻提案被接受文字
 DG2 –Vision.Capability (Chair : Mr. Robert Cooper (UK))
此草稿小組的目標在藉由討論貢獻提案的方式發展
M.[IMT.VISION]的預期系統能力(Capability),主要針對第四章節系
統架構(Framework)的部分進行討論。此次會期共收到包含本團隊在
內的 10 篇貢獻提案,分別是第 615 號、第 653 號、第 655 號、第 666
號、第 669 號、第 674 號、第 681 號、第 715 號、第 718 號、以及
第 654 號貢獻提案。此次會期有多項系統被提出,草稿主席 Robert
將其整理如下表 6,做成 7 個主要能力的結論,包含 Peak Data Rate、
User Experience Data Rate、Latency、Mobility、Connection Density、
Energy Efficiency、Spectrum Efficiency。此外尚有 Traffic Volume
Density 留待下次會期討論。每個 Capability 的定義及討論結果,整
理如下圖 12。
the minimum achievable data
rate that should be available
ubiquitously across the
coverage area to a mobile user
to maintain service for
different user speeds and
seamless transfer between
radio nodes
the maximum
achievable data
rate per user (in
Mbit/s)
Parameter
Value for
future IMT
User
experienced
data rate
100Mbit/s –
1Gbit/s
the total number of
connected devices per
unit area
for data to become
available to a user after
it is input to a particular
point in the network
the data
throughput per unit
of spectrum
resourc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network relative to th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ransferred to users
the total traffic
throughput per
geographic area
Peak data
rate
Mobility
Latency
Connection
density
Energy
efficiency
Spectrum
efficiency
[Traffic volume
density]
10 – 50 Gbit/s
500km/h
1ms (radio
interface)
106 - 107
50 -100 times
IMT-Advanced
(for network)
[5 – 15 times
IMT-Advanced]
Needs further
discussion
Reconsider at next
ITU-R WP5D
meeting
圖 12、Key Capability Definition in DG2 –Vision. Capability
30
表 6、Key Capability Discussion in DG2 –Vision.Capability
除了前述 Key Capability 的定義以及相關數值之外,此草稿小組
也針對 M.[IMT.VISION] 所要使用的圖示進行了一些討論。日本在
第 566 號貢獻提案中建議採用網狀圖示來標示 IMT-2000、
IMT-Advanced、以及”IMT-2020”的系統能力演進,Ericsson 則是在
第 606 號貢獻提案使用網狀配合雷達圖示來凸顯不同的應用需求,
中國在第 654 號文件中使用了花形圖式來美化蓋方面的改進,本團
隊透過了雷達圖示在第 653 號貢獻提案中區分使用者以及網路端對
於 Capability 的需求及影響,韓國與英國則分別在第 589 號與第 681
31
號文件中使用網狀圖示來表示系統能力演進,本報告將各提案的圖
示整理如下圖 13:
Peak data rate
IMT for 2020 and beyond
Enhanced IMT-Advanced
>10Gbps
IMT-Advanced
Energy Saving
(energy/bit)
1/n x
1Gbps
Mobility
1x
10ms
500km/h
100Mbps
1x
100
1ms
> 1000 x
Capacity (/km2)
1000
10000
Peak Data Rate
[Gbps]
Energy Efficiency
(mW/Mbps/sec)
100
Latency
[msec]
10
0
1
w
gh
Hi
Simultaneous
Connection
10
10
0.1
IMT-Adv.
Lo
Latency
(ms)
0
10
1
1 Future IMT
Spectrum
Extension
(MHz)
Reliability
(%)
Cell Edge
Data Rate
[Mbps]
10
Mobility
(km/h)
00
10
User
Experienced
Data Rate
(Gbps)
w
Peak Data Rate
(Gbps)
5D/654(CHN)
5D/606(Ericsson)
5D/666 (Japan)
Low
Hi
gh
Number of connected
devices/cell
Lo
User plane
latency
Spectrum
/Bandwidth
Extension
User Density
(1/km2)
Future IMT
High
IMT-Adv
IMT-2000
5D/653 (ITRI)
Energy Efficiency
Mobility
5D/589(KR)
5D/681 (UK)
圖 13、Capability Diagram in DG2 –Vision.Capability
 DG3 –Vision.Update (Chair: Ms. Juyeon Song)
此草稿小組的目標在編修 M.[IMT.VISION]除了第二及第四章
節外的文字。此次會期共收到 12 篇貢獻提案,分別是第 615 號、第
664 號、第 666 號、第 669 號、第 674 號、第 676 號、第 681 號、第
681 號、第 684 號、第 685 號、第 715 號、以及第 718 號貢獻提案。
此次會期的主要結果是因應其他兩個草稿小組的討論及編修,將原
先的第五章節結論及建議部分刪除,等待下次會期完成系統主要能
力確定後,再行討論並依照決議完成 Overall Objectives 部分。
ITU-R M.[IMT.BEYOND2020.TRAFFIC] 討論及進程
WP5D 自第 18 次會議便開始討論 IMT 系統在 2020 年之後的資
料流量評估,以準備在 WRC-15 會議中建議 IMT 無線通信系統關於
未來因為資料流量變化所可能面臨到的趨勢及新挑戰。這項工作在
General Aspect 工作小組中進行,並已產生一份新的 IMT 工作文件
M.[IMT.BEYOND2020.TRAFFIC]草案,原先預計於 WP5D #20 會期
中完成此份研究報告,並準備遞交至 WRC-15 做為頻譜規劃及技術
趨勢建議參考,經過此次會期討論將完成期限改為 WP5D #22 會期。
32
這個議題在本會期中收到 3 篇技術提案,分別為來自中國的第
657 號貢獻提案、來自 Ericsson 的第 687 號貢獻提案、以及來自法國
的第 699 號貢獻提案。在第 657 號貢獻提案中,中國提供了全球包
含大陸地區關於 2020 年至 2030 年的行動通訊裝置數量預估,下圖
16 為該文件所附的行動通訊數據資料。依據該預估指出,至 2020
為止,全球將有 107 億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中國大陸約占 23 億個。
2030 年全球無線通訊裝置將會成長至 171 億,而大陸約占 30 億。圖
17 則更進一步分析,其中各種不同種類的通訊狀分布,以 2020 來說,
FeaturePhone、Tablet、與 SmartPhone 分別為 30 億、10 億、與 60
億;之後 FeaturePhone 開始逐年遞減,至 2025 年慢慢消失於市場,
而 Tablet 與 SmartPhone 則繼續維持成長趨勢。到 2030 年,這兩種
無線通訊裝置可成長至約 50 億與 120 億個。
17.1
15.7 16.4
14.4 15.1
13.8
13.2
11.9 12.5
10.7 11.3
Billion
Billion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2.3
2.4
2.5
2.6
2.7
2.8
2.8
2.9
2.9
3.0
3.0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圖 16、Estimation of global mobile subscriptions worldwide (a) and
China (b)
圖 17、Estimation of global mobile subscriber with different categories
33
另一部分,第 657 號貢獻提案中也提供 M2M 的連線數預估,
如圖 18 所示,在 2020 年,M2M 全球連線數約 70 億,至 2030 年將
爆炸性成長至 970 億,約為當時全球居民數目的十倍。
圖 18、Estimation of global M2M connections
第 687 號貢獻提案則點出在未來無線通訊資料流量會因為網路
服務、裝置種類與使用者的習慣而出現非對稱性的趨勢。以圖 19 為
例,可以發現不同網路應用的流量上下行比例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如 Video 服務的上下行比例約為 2%,顯示大多數的資料傳送是用於
下行資料,其他的多媒體應用服務,如 Audio,也是出現類似的現象;
Web Browsing 的上下行比例約為 12%,顯示有很大部分的資料是屬
於下行資料;Email 服務的上下行比例約為 30%,而 Real-Time
Communication 則是 40%左右,顯見在未來的上下行流量趨勢是出現
非對稱的現象。
34
Ratio of uplink traffic volume (vs. total)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video
audio
app & media web browsing
stores
social
networking
file sharing
email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圖 19、Asymmetry varies between networks and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第 699 號貢獻提案則是更進一步分析該非對稱性的趨勢,如下
表 7 所顯示,Web Browsing 的非對稱性將會從 2013 年的 14%,降
至 2019 年的 7%;File Sharing 也會自 5%降至 2%;反觀 Video 服務
的非對稱姓,至 2019 年將會自 35%回復至 50%。
表 7、Traffic distribution ove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ervices
%
%
in the traffic
in the traffic
2013
2019
Web
browsing/e-mail
14
7
Video
35
50
VoIP and IM
1
1
File sharing
5
2
Social networking
10
10
Other
30
25
Software download
and update
5
5
35
七、心得與建議
台灣在 4G 無線通訊產業起步已經落後其他國家,如果希
望在 4G 技術商用化後,在 B4G 甚至 5G 通訊產業扭轉目前局
面, 我國必須要一方面要注意 IMT-Advanced 技術與市場之開
發現況,更要積極參與 ITU-R 國際標準活動,以趕上國際大廠
的研究步伐,成為全球無線通訊產業鏈中重要的角色。為了在
下一波的技術開發能佔據有利的位置,必須藉由參與 ITU-R 之會議,
蒐集各個國家及國際大廠對未來”IMT-2020”可能發展的資料,做為
5G 技術發展之參考。另一方面,也應藉由 ITU-R 之資訊分享,
帶領國內產業及學術單位形成團隊共同研究,另一方面形成策略
藍圖,延續目前資通訊業的優勢,為未來之無線寬頻通訊產業建構
以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高價值產業環境,提升台灣寬頻產業。
藉由此次參與會議的觀察,了解到 ITU-R 對於下世代無線通訊
的發展規劃,雖然目前尚未有定論,但目前討論的情況來看,大致
有這些重點:下世代 IMT 系統的命名為”IMT-2020”,預計在 2020 年
可以商用化,ITU-R 可能在 WP5D 第 28 或第 29 次會期開始徵求系
統提案,然後在 WP5D 第 35 或第 36 次會期完成”IMT-2020”系統規
格確認。
過去我國對於下世代行動通訊標準制定的時程有不同的看法,
這次 WP 5D 會議已訂出相當明確的工作規劃,未來我國參與 B4G/5G
標準制定規劃應符合 ITU-R 的”IMT-2020”時程。此外,ITU 將於明
年召開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 2015 (WRC-15),討論下一代行動通訊頻
譜的分配。我國應參與並配合規劃我國頻譜的運用,也可以避免再
度發生類似 700 MHz LTE 通訊干擾現有無線麥克風使用的情況。
36
八、附件
1.
技術貢獻清單
ITU-R WP5D#19 Meeting (18th June – 23rd June 2014),
Canada, Halifax(1:
1:0)
(1) Revision 1 to Document 5D/TEMP/452-E Working Document Toward
Preliminary Draft New Recommendation ITU-R M.[IMT.VISION] ITRI,
Korea, China, Ericsson, Japan, UK, Nokia,
<Treated>
2.會場照片
WP 5D #19 會議贊助廠商
本團隊與會代表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