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 學與教系列(6) – 選修單元七: 翻譯作品選讀 第一講 朱耀偉教授 •「拓寬閱讀面、知識領域和生活 視野,欣賞和廣納多元文化」 •「理解、領會翻譯作品中的思想 感情,提高分析、鑒賞作品的能 力和閱讀的興趣」 1. 為什麼要讀翻譯文學? 1. 為什麼要讀 翻譯文學? • 1.2 《一生讀書的計畫》: 「……閱讀這些作品最有 益的地方,不在於其娛樂 性,而是它們提供的內容 層次廣闊,有如戀愛、結 婚、養育小孩、創業、成 家,可以是很重要的經驗, 維繫內心持續成長的本源, 影響長及一生。這些作品 是生命的伴侶,一旦成為 你的一部分,就會對你的 身心發揮作用,陪伴你經 歷人生,直到你離開人 世……此書只會幫助你把 內在生命變得稍微有趣一 點,就像談戀愛,或某種 讓人釋放最深沉能量的工 作所發揮的功能。」(摘 自〈給讀者的話〉) 1. 為什麼要讀翻譯文學? • 1.3《如何讀西方正典》:「對 於像卜倫這樣熟讀、精讀作品 的讀者,也難怪會對這二十多 年來那種拿個博士(其實是 『窄士』)、作品沒好好讀過 幾部,又急忙拿性別、宰制、 顛覆諸般不相干的理論帽子到 處亂套的所謂『專家』感到不 耐……他不怕與人論戰,但怕 人不讀書,尤其不讀經典作品, 所以他才寫了這本原名為『如 何讀、怎麼讀』的導讀手冊。 (摘自「內容簡介」)」 1. 為什麼要讀翻譯文學? • 1.4《為什麼要讀經典》 • 1.5 《西方名著入門:文學》: 「在學校學習那些為謀生而設置 的例行課程,已證明是徒勞無益 的。技術乃至整個行業的逐漸過 時,以及我國人口的高度流動性, 早已使那些客觀地看待這一問題 的教育工作者認為,教育的目的 如果是想學生能在某一地點以某 種方式謀生,那種教育純粹是浪 費時間……制度化的正規教育的 目標,應該是使人們為過有學問 的生活作好準備。」(摘自〈致 讀者〉) 1. 為什麼要讀翻譯文學? • 1.6 全球化年代的挑戰: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全新思維》A Whole New Mind: Mov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ge To The Conceptual Age)指出六種 關鍵能力: • 1. 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2. 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3. 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4. 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 5. 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 6. 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1. 為什麼要讀翻譯文學? 1. 為什麼要讀翻譯文學? • 這六種關鍵能力又 來自兩種感知: • 高感性與高體會。 • 1.3 Howard Gardner《決 創意/批判 勝未來的五種能力》(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 思維的重 「在一個快速變遷的時代, 要性 包括加速度的全球化、排 山倒海的資訊、科學與技 術逐漸取得霸主地位…… 為了因應這些改變,在學 校、企業和專業上,都需 要新的學習和思考方式」。 創意/批判思維的重要性 • 五種關鍵能力: • 整合力 • 創意力 • 尊重力 • 學習力 • 道德力 • 1.4 Frans Johansson《梅迪奇效 應》(The Medici Effect): 「這個名詞源自在文藝復興時代 的義大利,經營銀行業的梅迪奇 家族,他們架構了一個有利各種 活動進行的平台,促成創意勃發 的現象……約翰森認為,有三種 動力 ─ 人口流動、科學學門整合 以及電腦計算能力的躍進 ─ 使我 們所能碰到的交會點數量和型態 日益增多。」 創意/批判思維的重要性 2. 翻譯文學 vs. 文學翻譯 • 「當我們主要對翻譯家的翻譯活動及其環節與過 程進行動態研究的時候,我們所說的往往就是 『文學翻譯』的研究而不是『翻譯文學』的研究; 當我們對翻譯活動的結果 – 翻譯文本進行靜態研 究的時候,我們所說的就是『翻譯文學』而不是 『文學翻譯』。」(王向遠:《翻譯文學導論》。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頁7) 3. 文化素質 3.1 聶魯達〈一百首愛 的十四行詩〉(節選) •光與陰影並治的愛的共和國——聶魯達 《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 ( 陳黎•張芬齡) http://dcc.ndhu.edu.tw/chenli/neruda.htm -第90、60首 十四行詩 英國十四行詩 (English/Shakespearean Sonnet) • a. 三個 quatrains 加上一對 couplet 組成 (abab cdcd efef gg) • b. 通常是抑揚五步格(iambic pentameter) • c. 頭四句(quatrain)帶出詩旨,接 著的兩組四句將之推展,最後以對 句作結 意大利十四行詩 (Italian/Petrachan Sonnet) • a. octave (abbaabba) 加上 sestet (cdecde 或 cdcdcd) • b. 前八句(octave)成一組,接著 是停頓/轉變(volta),最後六句 (sestet)總結 十四行詩 • 2. Eristical與dialectial 的敘寫 • 3. 意象、隱喻、韻律(頭韻與 韻腳等)、音節等 SONNET #73 William Shakespeare • That time of year thou mayst in me behold When yellow leaves, or none, or few, do hang Upon those boughs which shake against the cold, Bare ruin'd choirs, 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 In me thou seest the twilight of such day As after sunset fadeth in the west, Which by and by black night doth take away, Death's second self, that seals up all in rest. In me thou see'st the glowing of such fire That on the ashes of his youth doth lie, As the death-bed whereon it must expire Consumed with that which it was nourish'd by. This thou perceivest, which makes thy love more strong, To love that well which thou must leave ere long. SONNET #130 William Shakespeare • 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 Coral is far more red than her lips' red; If snow be white, why then her breasts are dun; If hairs be wires, black wires grow on her head. I have seen roses demasked, red and white, But no such roses see I in her cheeks; And in some perfumes is there more delight Than in the breath that from my mistress reeks. I love to hear her speak, yet well I know That music hath a far more pleasing sound; I grant I never saw a goddess go; My mistress, when she walks, treads on the ground. And yet, by heaven, I think my love as rare As any she belied with false compare.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3.3 愛情的比喻/巧喻 •彭斯〈我的愛人是朵紅紅的玫瑰) •鄧約翰〈跳蚤〉 3.4 辛波絲卡〈一見鍾情〉: 愛情/城市/空虛/疏離 •- 辛波絲卡的詩,曾被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形容 「為破碎的人類現實世 界帶來光亮」,她得獎 後接受《紐約時報》總 編輯採訪時,說自己的 詩作經常表現出的是空 虛感。 3.4 辛波絲卡〈一見鍾情〉 •- 波蘭導演基斯洛夫斯基 《紅白藍》三部曲中的《紅》
© Copyright 2024 ExpyDoc